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有些家長抱怨:我的孩子就是不愛閱讀,

天生的沒辦法…

其實實踐證明,家庭英語閱讀的最大障礙:

不是家長英語不好、語音不準,

也不是錢不夠、買不到好書,

而是家長沒給孩子和自己留讀書的時間!

其實,閱讀應像吃飯、

睡覺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先搞清孩子不愛閱讀背後的原因,

家長們先看看在親子閱讀中有沒有踩到這些雷~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一忌:家長把自己當成老師


家長不要把自己當成老師,而應引領孩子從“學會閱讀”到“從閱讀中學習”。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已經很累了,回家還要上父母的閱讀課,那簡直興味索然。不要想著在閱讀中傾力教導孩子,閱讀應當是愉快的過程,讓孩子聯想到跟父母相處時的溫暖和甜蜜的記憶。


臺灣閱讀推手林美琴曾說過:“共讀不是陪讀,而是跟孩子一起讀,從小養成閱讀興趣與習慣,孩子又可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共讀了幾年後,到了中學後,孩子就已養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二忌:將閱讀功利化

家長不要著急將閱讀功利化,不要把早期閱讀看作是小學學習的提前開始。從小把孩子帶入閱讀世界,在課文之外,找到閱讀的樂趣,從而培養終身閱讀的習慣與能力。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必須從閱讀中提高成績考好成績、進入好的學校,孩子怎麼會喜歡閱讀呢?

不要想今天閱讀後,孩子有什麼成績的提升,而是讓他通過探索,找到閱讀對他的意義,自會體會閱讀的價值,進而會促進各種閱讀活動,讓閱讀變成終生的素養。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三忌:講完故事就給孩子總結

有些家長習慣講完繪本之後,就給孩子總結一下這個故事中所蘊涵的道理。這相當於框定了孩子的思維,不允許他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些孩子會要求同一本書講很多遍,其實,閱讀的樂趣在於“回味”,從輸入到吸收。也許是成人的生活體驗太多、太豐富,以至於無法被生活中很多最簡單、最純粹的樂趣打動,而孩子們卻能體會到這份簡單和純粹。孩子聽多了自然會理解其中的深意,而且他還會主動給家長講他所總結出來的道理,孩子自己的領悟很多時候會超出大人的想象。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四忌:總想讓孩子閱讀後記住內容

每個孩子關注的點會不一樣,孩子記住的東西和大人的期待也往往不同。況且“記住”並不是“會用”的必經之路。整體而言,接觸得越多,留在記憶裡的東西就會越多、越深,這是自然規律,所以只要孩子願意持續不斷地閱讀,那麼他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也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陸續到位。

太多一直堅持閱讀的孩子在實際需要的時候可以很好地運用英語,但是無法解釋自己說/寫的話的語法依據,更無法整句整段地背書上的文字,但這些都不影響他們成為英語小達人。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五忌:不讓孩子自主選書

有的家長總認為自己選的書對孩子“有用”,而孩子愛看的書沒什麼意義。有時家長總會忍不住把一些孩子沒興趣的書重新翻出來,嘗試著讓孩子再看看,但往往以失敗告終……

根據克拉生的二語習得理論,只有“有意義的、有趣味的輸入”對於孩子這個閱讀的主體來說才是“有意義的”。因為這樣的輸入才符合孩子當前的認知水平、能力和興趣。讓孩子自主選書,其實是走向自主閱讀的第一步!

在選書環節,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興趣,通過買書、借書、找網站,幫孩子尋找閱讀資源,讓孩子可選的範圍儘可能大。


中槍了嗎!家庭當中親子閱讀最忌諱這5點



其實,親子共讀受益的不僅是小孩子,這個美好的時光也讓我們放下身,放下心,放下煩,和孩子處於同一視野,大人也能再次獲得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