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關於《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銅規公示〔2018〕247號

為增強城鄉規劃的透明度,推行政務公開,促進廣大市民參與規劃、監督規劃,提高城鄉規劃決策的科學性,促進城鄉規劃的順利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安徽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有關規定,現對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規劃方案進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局聯繫。

規劃項目基本情況

西聯鎮東湖行政村位於西聯鎮東南部,北接鍾倉村、西靠西湖村、東臨山東村,南側為順安鎮金港村,距離鎮政府駐地4公里。東湖行政村區域面積6.12平方公里,下轄華村、吳村、姚村、梅村和朱家老屋等5個自然村,現有總人口2118人,總戶數655戶。

西聯鎮人民政府根據東湖村村莊發展的實際需要,組織委託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了《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規劃方案在經多次徵求鎮、村及村民代表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和完善,於2018年10月28日通過了銅陵市城鄉規劃局組織的專家評審,現將修改完善後的規劃方案進行批前公示。

公示主要內容

一、規劃期限及範圍

(一)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的期限為2018-2030年。

其中:近期為2018-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

(二)規劃範圍

東湖行政村區域面積6.1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村為姚村,規劃總面積為0.19平方公里。

二、總體發展思路

規劃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以發展目標和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明確東湖村在環東湖區域和西聯鎮的發展定位和規劃目標。認真分析和研究村莊發展現狀,以村莊現有資源為基礎,優化產業佈局,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村莊合理建設,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同時,結合產業發展規劃,落實產業的項目用地,併為未來村莊的產業發展預留備用地。在此基礎上劃定三類空間,嚴格保護永久性基本農田,合理控制村莊發展規模,完善設施配套,整治村莊環境,真正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三、發展目標和規劃定位

1、總體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從東湖村實際出發,科學規劃,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注重農村文化事業和諧發展,提高農民文化素質,以高標準進行居民點建設,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將東湖村建設成為功能明確、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遊型村莊。

2、村莊定位:城郊融合型村莊

3、具體目標:銅陵市鄉村旅遊新增長極 義安區鄉村振興示範

四、鄉村產業佈局

依託東湖村獨特的依山臨湖資源,藉助東湖休閒旅遊區發展帶動,整合東湖生態溼地,蛇形山觀光林地、荷藕產業鏈、近郊生態與觀光農業、美麗鄉村建設、清溪文旅,石佛寺等項目,打造銅陵市近郊以“山水田園遊、樂享鄉居行”為特色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村。

東湖村西南側為銅陵市東湖溼地公園,東面為蛇形山,有大面積的自然生態林,自然風貌優美,交通便利,應充分利用城市溼地公園以及村域內現狀旅遊資源,將村域水系,山林等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根據東湖村的產業資源分佈特徵,未來東湖村的產業發展應突出四大產業要素,即:

養——親近自然氣息,幽隱田園歸屬;

行——融入山林河畔、倡導原野體驗;

遊——陶醉田園風情,展現活力湖畔;

靜——以廟宇文化為形,以生態農旅為魂。

遵循“以農促旅、農旅聯動;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發展原則,堅持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構建農業生產和旅遊休閒觀光並駕齊驅的總體格局。

規劃將村莊產業劃分為四大片區,分別為:民宿養生區,蛇形山生態山林區,東湖田園鄉村體驗區和文化體驗區。

五、村莊用地利用

1、村域用地構成

村域的土地用途大致分為村莊建設用地、非村莊建設用地、非建設用地3 個大類,對各類用地的用地規模進行了如下統計。

(1)村莊建設用地(V)

村莊各類集體建設用地,包括農民住房用地(V1)55.33 公頃、公共服務用地(V2)2.12 公頃、產業用地(V3)4.70 公頃、基礎設施用地(V4)6.29 公頃等。

本次規劃結合西聯鎮和東湖村的發展訴求,對意向開發的項目,如朱家老屋民宿項目,此次用地調整,以東湖村的土地利用規劃為依據,調整部分農林用地和一般農田,約80 畝為村莊產業用地。同時考慮村莊長遠發展,預留部分村莊發展備用地。

(2)非村莊建設用地(N)

除村莊集體用地之外的建設用地。非村莊建設用地包括對外交通設施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兩類。本次規劃範圍內非村莊建設用地主要為國有建設用地(N2),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北側官山公墓13.37 公頃、南側順安220KV 變電站2.76 公頃。

(3)非建設用地(E)

東湖村非建設用地涉及水域(E1)和農林用地(E2),面積約522.69公頃。

六、鄉村布點規劃

逐步引導村民組集聚,規劃形成“中心村——自然村”二級村莊體系,考慮村民點集中的可操作性和時序性,分為近、遠期實施。

至2030 年,規劃形成“一箇中心村、三個自然村”的村莊體系格局,一箇中心村為姚村,三個自然村分別為華村、吳村、梅村。

七、道路交通體系

東湖村村域範圍內的道路體系可分為四個等級,即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村域主幹路和村域次幹路。

1、一級公路:朱永路,橫跨西聯鎮。設計速度80 公里/小時、紅線寬

度60 米、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

2、二級公路:鍾順路,北起鍾倉街道,東至小金山,橫貫東湖、山東、東城、鍾倉4 個行政村,路面寬度15 米,規劃對其進行拓寬改造,以達到二級公路標準。

3、村域主幹路:村莊居民點聯繫幹道,混凝土路面,路面寬度控制在7 米。

4、村域次幹路:連接各村民組主要道路。重點是組組通和戶戶通道路建設,結合發展實際需要,組組通道路應達到2.5-3.5 米寬,戶戶通道路應達到1.2-1.5 米寬。

八、控制線劃定

按照《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標準(DB34/T5011--2015)》的要求,落實基本生態控制線和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注重村莊與周邊環境協調。

1、基本生態控制線:為維護生態安全,改善生態與人居環境,在尊重自然生態系統和合理環境承載力的前提下,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對於生態控制線內的用地,以農業生產優先、鼓勵加快廢棄土地的復墾,除市政基礎設施以外,原則上禁止大規模開發建設。

2、永久性基本農田控制線:為最大限度地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和國土部門關於東湖村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具體工作,明確基本農田保護區的邊界,總面積約182公頃。

3、村莊建設用地邊界:結合村莊人口和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確定鄉村居民點規模,劃定鄉村居民點建設用地邊界,總面積約75 公頃。村莊建設用地,重點安排農民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結合村莊的發展需求,合理安排村莊產業用地,適度建設農業產業化設施和旅遊設施。

九、近期建設規劃

近期建設主要內容為產業發展和村莊環境整治,重點推進朱家老屋區域產業升級和設施改善,有序推進中心村環境鞏固提升。

附圖

1:東湖村村莊布點規劃圖(2030年)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2:東湖村土地利用規劃圖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3:東湖村設施規劃圖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4:東湖村產業規劃圖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5:東湖村控制線劃定圖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6:姚村中心村規劃總平面圖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東湖村村莊規劃(2018-2030)》方案的公示

聯 系 人:查曉東 聯繫電話:8811182

姚 平 聯繫電話:8333818

聯繫地址:銅陵市城鄉規劃局義安區分局規劃監督股

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人民政府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公示時間:2018年11月13日-12月12日

銅陵市城鄉規劃局

2018年11月1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