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岁月:第一次领工资

插队岁月:第一次领工资

1971 年秋末,我从插队两年的农村幸运地被县玻璃厂招聘。

从桂林市玻璃厂培训回来,我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县玻璃厂的大门,尽管我的岗位是常和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分析操作,工作既枯燥又整天站着,但我浑身充满着活力,而且心中有种神圣的感觉,因为终于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半个月过去了,我已能独立操作。 “今天发工资!”一天,不知是谁在人群中传过来这一消息。我的心一下子快速跳动起来。 “真的?有我们的吗?”我们班10多个人一阵欢呼,把操作室的墙壁震得嗡嗡响。

下班后,大家像撒欢的小鹿般来到财务办公室,等着领工资,我们精神高度集中,每个人的耳朵都随时准备接受一个期待已久的信息。当我接过出纳递给我的25元钱时,心中的那种喜悦无论如何也难以掩盖。

要知道,刚参加工作月薪就有25元,这在当时的企业已属很不错了。

回到家,我立马交给母亲15元,该给自己买点什么呢?那个年代,生活用品相当匮乏,肥皂、香皂、棉布等都要凭票供应。护肤品有一个通称的名词--“擦脸油”,几乎街上所有的百货店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手脸吹皴了冻裂了,不少人抹上点蛤蜊油,权当护肤美容。于是,我用5角钱给自己买了瓶当时特别流行的蛤蜊油,用了之后觉得脸是真嫩啊,特幸福。

插队岁月:第一次领工资

40多年过去了,第一次发薪水的情景仍深藏在我的脑海里。工资条上的数字给了我无数的感激、信心和勇气,而现在,那一串串的数字都变身为我的储蓄,不论是物质或者是精神的,都给了我深刻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