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移动“智慧消防” 开启文物保护新时代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消防工作紧密融合,可有效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近年,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宜昌分公司与宜昌市智慧办、宜昌市消防支队、三峡云计算中心等单位展开合作,通过接入数据专线,与火灾报警系统联网,实现了对重点文物安置区火灾情况的实时监测,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日前,记者在宜昌三峡云计算中心了解到,宜昌市200余家消防重点单位的监控汇聚到这里,为消防主管部门实时提供动态画面。这其中,也包括刚刚接入的屈原祠。

湖北移动“智慧消防” 开启文物保护新时代

据悉,以屈原祠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在三峡库区蓄水前集中搬迁于屈原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区。2006年,屈原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14年底,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升级为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的提档升级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他们纷纷慕名而来,以表达对屈原的景仰和崇敬之情。但随着人流量的日益增多,随意破坏、火灾等安全隐患也考验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水平。面对管理对象无法动态感知、火灾隐患无法实时掌控、指挥调度无法智能支撑等突出矛盾,湖北移动与当地单位展开了“智慧消防”合作。

据介绍,屈原祠接入移动视频监控后,景区管理者即可实现对其消防监管的信息网络化,有效控制消防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文物安全与‘智慧消防’的结合,为文物消防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不仅为各单位间建立起了消防联动管理体系,也强化了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湖北移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9月,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相关领导来宜昌调研,重点检查了秭归凤凰山古建筑群的屈原祠文物消防安全工作,详细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系统运行管理情况,并对宜昌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智慧消防”系统平台实现文物安全保护的做法表示肯定。

下一步,湖北移动将与宜昌市加强合作,加大“智慧消防”信息化投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智慧消防”信息系统建设,打造网络化管理升级版,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监管群防群治、实施实效,救援联勤联动、精确精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