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航空工程師發明了大街小巷的代步踏板車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人們最常見的日常代步踏板車

踏板車憑藉價格適中、油耗經濟、操作簡易、方便舒適等優點, 得到了諸多騎手的喜愛。特別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 踏板車的動力裝置開始嘗試較大排量, 試圖突破“踏板車=綿羊乖乖仔” 為人所熟知的車型包括本田Fusion250、雅馬哈Majesty 250等。

一個航空工程師發明了大街小巷的代步踏板車

近年來, 踏板車大型化的發展趨勢越發明顯, 如鈴木的Burgman 650、雅馬哈TMAX、本田“銀翼”、吉雷拉GP8 0 0、阿普利亞SRV850……一時間, 大型踏板車如同雨後春筍紛紛湧現、無論加速、操控還是安全性能, 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比肩大中排量摩托車, 徹底顛覆“乖乖仔”形象。但是, 在起步之初, 踏板車可不是這個樣子。

一個航空工程師發明了大街小巷的代步踏板車

踏板車的雛形出現得很早, 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吉爾伯特·康普林公司製造、以ABC公司名義銷售的雛形踏板車, 輪子很小, 123mL單缸發動機安裝在後輪之上, 並通過鏈條帶動後輪, 最高速度約20km/h。1936年,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薩爾斯佈雷公司開始生產另一種踏板車, 很有特色, 安裝了自動變速裝置, 操作起來很簡單。他們1938年推出的“機動滑翔”, 搭載了約1.1kW的約翰遜單缸發動機, 並配置了CVT傳統系統。

一個航空工程師發明了大街小巷的代步踏板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意大利比亞喬的兒子恩裡克·比亞喬申請在彭堤德拉重建工廠。得到盟軍批准後, 恩裡克和他的兄弟阿曼多隨即投入戰後重建。針對戰後惡劣的道路狀況和糟糕的交通, 恩裡克在深入調查社會需求後, 決定開拓輕型機動車業務, 而這離不開航空工程師科拉迪諾達薩尼奧的鼎力襄助。

其實科拉迪諾不喜歡摩托車, 他發現摩托車的駕駛位置既不舒適也不方便, 而且太笨拙了, 對老人、婦女來說特別不適用;此外, 塗滿機油的驅動鏈條會把車體搞得髒兮兮的, 而散漫無章地裸露的線束、零部件也不夠雅觀。因此, 科拉迪諾憑藉豐富的航空設計經驗和天賦設計出了Vespa MP6:按照飛機設計的思路設想出整體式結構, 即通過整流罩將整個車體遮蓋起來, 從而獲得優雅整潔的外觀造型;為了更方便地更換輪胎, 他設計出類似於飛機起落架的中心支架;由於採用了小直徑的車輪, 車體重心更低更安全;獨特的踏板式結構, 讓騎手上下更加便捷, 而且坐姿更加輕鬆舒適……

一個航空工程師發明了大街小巷的代步踏板車

頗有商業遠見的恩裡克堅信這是偉大的創造, 他力排眾議將第一款排量為98 mL的Vespa投入生產, 第一批共製造了2000輛。同時, 恩裡克雄心勃勃地開拓Vespa的海外市場, 1950年Vespa在德國投產, 1951年開始在英國和法國生產, 1953年開始在西班牙生產, 隨後Vespa還投產於孟買、巴西、澳大利亞、伊朗等多個國家, 小小的意大利“胡蜂”在全世界掀起了強大的旋風。1960年, Vespa總產量突破了200萬輛;1988年則突破了1000萬輛的大關。

如果沒有Vespa也就不會有我們今日隨處可見的踏板摩托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