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之徒相声名家于宝林:少见舞台的精典“白吃猴”

于宝林先生一九二一年生于天津,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没有毕业就做了书场的服务员。在耳濡目染中,逐渐熟悉、理解了评书及相声艺术,对相声尤为喜爱。

十七岁时,他拜张振圻为师学相声,同时拜张阔峰为师学评书,一边学习一边演出,互有借鉴,颇为火炽。从十九岁开始,专门从事相声演出,先与焦国臣(艺名儿:"小金牙")搭伙,在北京东安市场演出。

后与李润杰、王占荣在天津"新三不管"等处撂地。二十二岁时,拜评书、相声前辈马轸华(亦名马寿延)为师,在天津谦德庄、河东地道外等处演出,声誉鹊起。二十六岁以后入天津南市"连兴茶社"献艺,先后与郭全宝、高凤山、冯宝华搭伴。

马三立之徒相声名家于宝林:少见舞台的精典“白吃猴”

一九四七年,二十六岁的于宝林来到天津相声大本营"连兴茶社"献艺。这里由老艺人尹寿山"掌穴"(主持业务),演员有阎笑儒、耿宝林、史文翰、郭全宝、于佑福、尹笑声等。每日中午开场后,轮换演出,倒替吃饭,要到夜间十一时才散场。

有一天,尹寿山等应邀去"登瀛楼"吃晚饭,临行时嘱托于宝林:"你使单口,尽量把人拢住。"于宝林深知这是对他业务上的考试,因先后在这里说过单口的有老艺人吉评三、马德禄、赵佩茹、刘宝瑞等,如果份量差,很难要下来听众的耳音。而这次演出又很关键,万一演砸了,自己在"连兴"的位置就不易坐稳。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一位职工请教:"我使什么好?"对方思索了一下说:"使大伙儿没听过的"。一句话点醒了于宝林,如果演以上几位常演的《君臣斗》、《解学士》、《马寿出世》、《张双喜》等,准使不过人家,观众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不易信服自己。于是决定演《还珠花》,开始十分钟一段,后来就五、六分钟一段,观众越聚越多,座无虚席。

十段过去之后,尹寿山等回来了。剧场里异常火爆,欲罢不能,于宝林就坚持说完全部内容才去吃饭,

观众仍要求他翌日还说单口。到散场后分钱时,尹寿山满意地说:"给于宝林整份儿"。从此他便结束了"七厘"的待遇,艺术上也有所提高。

得遇名师 于宝林在"连兴"站稳之后,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对马氏相声的稳健、谐趣表演十分赞赏。当时,主持"连兴"业务的尹寿山正是马德禄的弟子,因此,尹寿山曾向于宝林代传马氏技艺。马德禄先生之子--马桂元、马三立以及侄儿马四立的表演,对于宝林也有很多启示和深刻影响。

一九五四年初夏,北京曲艺三团到天津和平路世界商场楼上的华林戏院演出相声大会,一天上午,京津相声演员聚在一起听张寿臣先生讲课。刚讲完,高德明先生跑上台:"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借今天这个机会,于宝林拜马三立为老师,现在行鞠躬礼……"。

当时,演员们簇拥着马三立先生上台,于宝林如愿以偿地入了马氏门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