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文華街道文化扶貧催生脫貧新動力

近年來,赤水市文華街道切實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豐富農村文化活動,積極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精準把握文化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結合點,讓文化建設成為脫貧攻堅的新動力。

一、完善文化基礎設施。赤水文華科教中心著力解決公共文化設施薄弱問題,解決群眾“想玩沒處玩、想玩沒得玩”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根基,補齊短板,著力解決群眾文化生活比較匱乏問題。截至目前,辦屬6社區均配備配齊標準圖書室、文化活動室、老年活動中心,8個異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均配備完善籃球場、健身場、文化宣傳科普長廊,各安置小區均配備配齊電視、音響等戶外舞蹈設備,各小區均有1支或1支以上舞蹈隊伍,文化設施的不斷完善可多元化滿足群眾需求。

二、豐富文藝活動開展。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有效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科教中心通過開展送電影、送文化活動,讓文藝文體活動接地氣。今年來已向轄區群眾免費播放電影50餘場次,切實讓群眾過足了大片癮。每月1次定期深入各安置小區及居民小組開展送精神下鄉活動,讓群眾學政策、增幹勁。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和扶貧攻堅工作,組織文藝骨幹創作了一批順應時代要求、反映時代精神的文藝精品,讓群眾在娛樂中瞭解和知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

三、抓產業促群眾增收。讓文化產業大發展,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是文華街道辦事處的根本目的和任務。為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一方面,文華街道大力扶持文化城、飛翔影視文化、金黔嘉華等文化龍頭企業,讓他們真正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群眾就業。另一方面,全力服務龍舟賽、橫渡赤水冬泳賽、山地自行車賽等國際賽事,借“文化體育+旅遊”提升文華街道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聚攏人氣,使旅遊產業真正吸睛又吸金,真正讓轄區群眾吃上文化旅遊飯、奔上小康富裕路。(王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