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訪群眾當“自家人”,用心用情化解矛盾——記基層信訪一線女幹部朱芳華

把信訪群眾當“自家人”,用心用情化解矛盾——記基層信訪一線女幹部朱芳華

朱芳華,女,泗洪縣龍集鎮人,1971年10月出生,1989年9月參加工作,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泗洪縣青陽街道辦副主任,負責街道信訪辦工作。該同志參加工作近30年來,始終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奉獻。面對基層複雜的信訪矛盾和巨大的壓力,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創新舉措,用她的熱情、責任和信念,架起了黨委政府與信訪人的“連心橋”,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緩解了訪民對立情緒,一大批信訪積案得到妥善處置。她因工作成績突出,在黨的十九大維穩期間,榮獲江蘇省公安廳授予的個人三等功榮譽稱號。“不能把信訪群眾當作敵人。群眾即使去上訪,也是人民內部矛盾。我經常換位思考,把信訪群眾當‘自家人’,把信訪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甚至要比辦自己的事還要用心。她總是這樣概括自己對信訪工作的態度。

臨危受命,她主動擔當扛責任。2015年底,因工作需要,領導決定讓朱芳華同志負責信訪工作,她得知消息後,沒有任何怨言,迅速調整心態領職上崗,轉換角色進入狀態。面對新的工作,她深知自己面臨的挑戰更大、肩上的擔子更重。“十二五”期間,該街道在房屋徵收、土地徵用等各項工作推進中,累積的矛盾多、處置難度大,信訪重點人員總量一度達到260餘人。僅2015年就發生9批18人次進京非訪,佔全市總量的一半,社會影響極壞。面對面廣量大的信訪矛盾,如何穩控化解,說起來輕鬆,做起來談何容易。雖然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由於對情況不夠熟悉,很多問題接踵而至,一時間手忙腳亂,甚至想過退縮,擔心因自己能力不足而影響整體工作。但一想到信訪工作雖然累,卻是實實在在的解民憂、保穩定、促和諧的光榮任務。想到此,她重新振作了精神,樹立了信心,帶領信訪辦一幫人投入到工作中。

剛做信訪工作那個時候,恰逢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氣溫一度低至零下10度,但她始終堅持每天7點出門,與信訪重點人員逐一見面,有時中午就在村裡簡單地吃點飯,根本顧不上休息休息,就和信訪辦的同事一起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上門走訪工作中去。每天白天將近12個小時高強度的戶外工作,晚上回到辦公室,作為信訪辦負責人,她還要將一天的工作重頭到尾認認真真地梳理一遍,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準備。由於剛接觸信訪工作,很多政策都還不熟悉,對信訪工作的整體把握還不夠,下班回家後,利用睡前一段時間再給自己充充電。那段時間,《信訪條例》、《信訪積案化解100例》等信訪方面的書成了她枕邊的必備工具。就這樣,她一步步進入了工作狀態。

事無鉅細,她全力以赴抓穩控。走上信訪工作崗位以來,朱芳華幾乎沒有休息過,“白加黑”“5+2”的工作節奏已成常態,每天白天上班期間總是能在信訪大廳看到她接待來訪人員的忙碌身影,下班後,正常要和同事到信訪戶家中做工作,瞭解信訪人的動態和訴求。特別是在一些重要敏感節點,她更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經常一天結束時已經是凌晨2、3點,有時每天只休息4個小時。很多時候,深夜接到信訪人的電話,一談就是1-2小時,對一些無理訴求既不能掛電話,還要耐心解釋,疏導對方的情緒,其中的艱辛和隱忍,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很難真正體會到。“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再累再累,也無所謂。我們做信訪工作的,就是要吃得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得了別人受不來的氣,我做好我自己,盡職、盡責、盡心,對得起這個崗位,不辜負組織的重託。” 這是朱芳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一份堅守,一種信念。2018年以來,朱芳華共接待群眾來訪650批次、2350人次,辦理上級轉辦信訪事項320件,調解各類信訪矛盾495起。

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信訪工作的首義,就在於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如果自己硬著頭皮一遍遍去敲信訪群眾的門,不懼怕“閉門羹”,才能進得了群眾家門,去傾聽他們的訴求,然後把他們的訴求當做自己家人的訴求來辦,這樣黨和政府與百姓之間的連心橋的距離就會日益縮短,“為人們服務”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百折不撓,她創新思路化積案。信訪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必須在充分掌握方方面面情況的基礎上,準確瞭解洞悉信訪人的思想動態,不僅難度大,而且力度有時候也很難把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激發更大的矛盾。在一線工作實踐中,她憑藉對各類信訪人的日常接觸以及對問題矛盾深挖細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主動轉變觀念,積極創新思路,在信訪積案化解上探索總結了信訪問題非信訪化處置“1+4”工作法。,“1”表示創建“和諧鄉鎮”這一總目標,“4”表示信訪問題處置的四項舉措。一是保安居、促安心,讓信訪人生活上有出路。靈活把握安置、購房政策,幫助有住房需求的信訪戶申請辦理公租房、購買安置房等,累計解決了43名家庭特別困難的信訪戶住房問題。二是幫創業穩人心,讓信訪人致富上找門路。用發展的思路解決一些信訪戶長遠生計的問題,幫助“找資源、找門路、找平臺、找市場”,讓他們有事做、有錢賺。近年來,先後培訓信訪人就業創業192人次,其中31人穩定就業,18人成功創業走上致富路。三是用真情暖民心,讓信訪人思想上不迷路。加強對信訪人正面引導,做到“以情攻心、以情暖心”,降低畸高的心理預期,讓信訪人“放得下”內心的糾結。2017年,共解決信訪人就醫看病、子女上學等實際困難285個,一批信訪老戶最終簽訂息訪息訴保證書。四是依法治樹公心,讓信訪人行為上走正路。及時依法打擊違法上訪行為,先後配合公安部門對長期以來挑頭纏訪鬧訪、串聯集訪、執意惡意進京非訪的7名上訪“老戶”依法採取刑事、行政強制拘留措施,形成有力震懾。目前,該街道260多名信訪重點人員整體化解率達95%以上,並摘掉該鎮連續三年“全市信訪重管鄉鎮”的帽子,有力地保障了主城區的社會穩定局面。

把信訪群眾當“自家人”,用心用情化解矛盾——記基層信訪一線女幹部朱芳華

“在基層信訪崗位上工作3多年,我既品嚐了做群眾工作、信訪工作的酸甜苦辣,也找到了實現自己人生理想、價值追求的載體。”這經常覺得這是讓她感覺最欣慰、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信訪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心理解支持,需要各個條線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更需要像朱華芳這樣基層一線信訪幹部的默默付出、辛勤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