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在記憶中,如果小朋友不聽話或耍小脾氣,再甚者違抗爸爸媽媽的指令,一般來說,都會是被批評一通或挨一頓打,這也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中國式教育傳統。但在美國,這種方法不但不可取,而且很多時候,家長還會因此而被貫上“虐童”的罪名,情節嚴重的可能還會觸犯相關法律。


那麼,美國的家長們以何種方式來管教孩子?

  • 看過美國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的家長,都見過這一幕:孩子淘氣、不講理、發脾氣,父母常對他們說“現在,回你的房間去!”
  • 孩子聽到這句話,就算再不甘心、懊惱、氣憤,也會終止自己的不良行為,去自己的房間裡待著。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看到這裡,我們的家長可能不會理解:

  • 孩子犯了錯,不懲罰,不教育,讓他回自己的房間有什麼用?
  • 美國的小孩,為什麼聽到“回你的房間去”這句話,不管多生氣,都會乖乖照做?


這就是美國家長“計時隔離”(Time Out)教育方式的獨到之處。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比如發脾氣、罵人、搶東西時,家長會要求他暫停手上的活動,獨自一人冷靜一會兒,再尋找解決方案。在家庭裡,父母會說“回你的房間去”;在學校裡場地有限,老師就在教室裡佈置個角落,做為孩子們“計時隔離”的場所: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計時隔離椅椅子上寫著:“現在,請想想你自己的行為。不過別忘了,我愛你。”

關於神奇的“Time Out”的教育方法詳解


  • 讓孩子冷靜而非懲罰

Time-Out(計時隔離),看似是孤立孩子、站牆角的一種懲罰方式,但實際上只是利用這個機會讓正在頑皮或耍脾氣的小朋友冷靜一下。牆角的選擇,一定是要在一個安靜無聊的角落(沒有電視、沒有音樂),而且又要在爸爸或媽媽的視線範圍之內;並不是傳統意義的關黑屋,或將孩子置於一個陌生的角落。

  • 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計時隔離的時間是根據孩子年齡不同、內心冷靜和平靜下來需要的時間來定的,一般來說,幾歲的孩子就隔離幾分鐘。比如,小朋友現在兩週歲了,那麼對其的隔離就最好不要超過兩分鐘,當然也不要短於一分鐘,否則是起不到效果的。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 “罰站”前先提出警告

作為家長,在孩子“罰站”前一定要先對其提出警告,而且一定要告訴其為什麼要“罰站”。

事先提出警告,可以起到兩個作用


1、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為的後果將是什麼

2、也可以制止孩子行為的繼續進行


  • 結束隔離後再講道理

計時隔離是一種“讓孩子冷靜而非懲罰”的方式,因此先冷靜下來,下一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對其講道理,告訴孩子為什麼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今後應該如何改正。如果不給孩子先冷靜下來的機會,這講道理完全是白費功夫,他們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 家長心態語氣要平和

不管是“罰站”前還是“罰站”後,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平和,而不要大叫大嚷,因為家長的大叫大嚷會給孩子一種錯覺,讓他們認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表現好,主動認錯,那麼家長還應該給予一定的口頭表揚或肯定!

  • 頻繁使用效果並不佳

任何一種“懲罰”方式,如果對孩子頻繁使用的話,都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習以為常的感覺,而且有些孩子甚至還會有如此想法,“不就是Time-Out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 堅持同一人開始結束

有的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正在氣頭上呢,孩子罰站,我不願意理他,時間到了讓爸爸去結束,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在此用“一人做事一人當”應該不為過,如果是媽媽開始的計時隔離,那麼一定要媽媽告訴孩子“時間到了,計時隔離結束了”,而不是中途換人,請爸爸來善後。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這種”TimeOut”的教育方法,到底效果如何?

它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


“計時隔離”的效果如何?聽聽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媽媽的說法:

在美國,打罵孩子都屬於違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被別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對孩子的監護權。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隨口說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類的話,警察也會馬上找上門來。

中國有兩句老話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離不開“打”字。的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父母們是用什麼手段進行懲罰教育的?

在這幾年接觸了很多美國家長和他們的教育方式,總結了他們的懲罰方法,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兩點:“Time Out”和“TimeLimit”,也就是“獨處”和“限時”。

1、孩子打架時


好友梅麗莎家裡有兩歲半的女兒漢娜,有一天漢娜把過來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還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

梅麗莎聞訊從廚房出來,一看漢娜咬了妹妹,二話沒說把她抱起來,把她放到樓梯上去並說:“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獨處了/你不能再玩了)。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漢娜在樓梯上坐著,也哇哇大哭。其實她可以自己下來繼續玩,但她並沒有那樣做,而是一直坐在那裡哭,而梅麗莎則繼續在廚房忙碌,並沒有理會大哭的漢娜。哭了約十分鐘,漢娜終於不哭了,這時候梅麗莎才走過來,問漢娜知不知道自己什麼事做錯了,漢娜點點頭說不應該咬妹妹,梅麗莎表揚她勇於承認錯誤,然後給她講了一通道理,便把她從樓梯上抱下來親吻了一下,漢娜便又歡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2、孩子不遵守諾言時


鄰居家有一個10歲的男孩凱德彬彬有禮十分懂事。對於是如何培養凱德的,凱德媽媽說她的秘訣是對孩子向來是說一不二。

其時正好凱德在與朋友玩水,興奮起來他直接就從不允許跳水的區域往水裡插進去。凱德的媽媽看見了,提醒了他一句,結果沒幾分鐘凱德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凱德的媽媽把臉一黑,讓凱德馬上上岸來。凱德上岸後,媽媽指著旁邊的一棵樹,要求他坐在樹下10分鐘不允許再到水裡去。凱德雖有不快,但也乖乖地坐在樹下,等10分鐘過去後,媽媽才允許他重新到水裡去,且凱德也從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3、孩子貪玩不回家時


在小區的兒童遊樂場常有這樣的現象,孩子們常常會玩得很高興,該到回家的時間了也不願意回家,無論家長怎樣催促也不肯離開。美國媽媽大多不會不斷地嘮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們說:“孩子們,再玩五分鐘就回家!”通常這時孩子們會趕緊找自己喜歡的項目玩,五分鐘過後,媽媽一聲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著回家了。

這些孩子之所以這麼聽話是因為想要讓孩子說話算數首先得自己說話算數,一定規矩定了不管他如何哭鬧都要執行。這樣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將事情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了。

4、關於孩子吃飯


美國媽媽通常是安排寶寶坐到高椅上吃飯,孩子愛吃就吃,不愛吃就算。只要離開高椅,便不會再給孩子吃了。這樣便養成了孩子坐在高椅上吃飯的習慣,如果不乖乖坐在高椅上,那就沒得吃要餓肚子了。孩子嘗過餓肚子的苦,自然便會乖乖在規定的地方吃飯了。

而等到孩子能自己吃飯時,美國媽媽通常也不餵了,隨便孩子自己吃,很多孩子剛開始自己吃飯都會吃得一塌糊塗,媽媽們也無所謂,只要他們能自己動手吃就好了,再加以一些如何用勺子叉子之類的引導,慢慢地孩子便能掌握吃飯技巧,一兩歲便能自己吃飯不需要家長餵了。


與其打罵,美國家長一句“回你房間去”,管教效果強過100倍?



“計時隔離”的原理是什麼?


首先,孩子都是依戀父母的,他們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無援的情感體驗。因此,一旦被隔離而受到“冷落”,必然會從心理上產生強烈的震撼。

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和群體意識,把孩子從群體中隔離開來會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從而產生一種“不平等”的感覺,孩子對此是非常敏感的。這也暗示他們:淘氣是不為大家所接受的。

另外,讓淘氣的孩子暫時離開,可以緩解大人和孩子的緊張氣氛,使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

這種簡單有效、又不傷害孩子的教育方法,你學會了嗎?如果你決定試試,那在和孩子說“Time Out”的同時,也一定記得讓他明白,雖然現在媽媽對你的行為不滿意,但是媽媽對你的愛,永遠不會因此改變。

沒有一種教育方法能夠完美解決千萬不同家庭裡,不同孩子的不同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