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你有多久没有听到过父母对自己由衷的赞扬?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不同于西方人的热情豪放,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谦逊,不同于西方人张口就来的“I love you”,在中国家长的口中,我们很少能够听到赞扬的话语。

前些日子,我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个艺术家的女儿在与母亲争执后跳楼自杀: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这个母亲事业有成,追求完美,对亲生女儿要求也十分严苛,

当女儿考上美国常春藤大学博士的时候,母亲也只是点了点头,

但其实在外人面前,母亲一直都觉得女儿是自己的骄傲,但当面对女儿的时候,却总是恶言相向,

所以当母亲再次指责的时候,女儿问道:“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跳下阳台。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从未被表扬,即使我拼尽全力”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这种打击式的教育其实在许多华人家庭都很常见,很多父母甚至很少与孩子交流,2016年中国教育部做了一项数据调查——《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孩子在“父母沟通”,“同伴沟通”,“教师沟通”三者中,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是:10.6%,7%,3.9%。

也就是说,孩子与父母沟通时,出现问题的概率最大,次数最多。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蔡康永对说话价值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

在许多华人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是不懂事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来引导,完全将孩子当做了一个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需要被尊重的个体。

父母们用“打压式教育”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树立榜样,甚至会用一些粗暴的语言以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曾经有人网上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第一次月考,考了全校第48名,开心地打电话给妈妈分享,希望得到一句赞扬。”

然而,电话那头的母亲却说“怎么才48名?”

一下子傻掉的他,只能拼命忍住眼泪

从此之后,他考的再好也不愿意和家人交流。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在有些父母的眼中,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在自己的掌握中,翻看子女的日记本,查看子女手机的通讯记录,询问子女的交友情况,然后去判定你是否应该与他继续交往下去。

他们给孩子定下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轨迹,期盼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却唯独忽略了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

《变形金刚·大黄蜂》的导演塔拉维斯·奈特,自学生时代起就饱受烦恼,他的父亲——球鞋帝国“NIKE-耐克”的创始掌门人,身价230亿美金的菲尔·奈特给他带了巨大的麻烦。顶着菲尔·奈特儿子的头衔,从小就被同学当成代购便利店,“你能帮我弄来那双限量鞋吗?”,“给我弄张迈克尔乔丹的签名好吗?”,这种要求每天都在他的眼前反复上演。

讨厌自己父亲品牌的他发誓反对篮球甚至一切体育运动,更是从不穿nike鞋,他离家出走跑去纽约做了一名说唱歌手。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但很遗憾,没有一个唱片公司愿意和自己签约,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顶级唱片公司MCA向他发出了邀请,他的首张唱片更是销量超过50万。

但很遗憾,这一切都是他父亲用手中钞票砸出来的。除了自己的父亲,没有人愿意买他的唱片,但这对塔拉维斯而言,无异于狠狠的扇了自己的自尊。

反抗父亲首轮失利的他,隐姓埋名的加入了一家动画广告工作室,研究定格动画。对他而言,两三秒的镜头就是美好的一天,而不是活在父亲的荫蔽下。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故事本应是就这样朝着青年励志剧本的方向发展,但很遗憾,亲爹菲尔·奈特再次出现,“儿子有梦想是好事,我得支持!”

于是,他壕掷几个亿买下了这个工作室,并让儿子直升董事长,把公司创始人威尔·威特直接扫地出门。

很显然,父亲的做法再次打击了儿子的自尊心,父子关系彻底降至冰点。

其实菲尔奈特的做法和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一样,他们都想要给自己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想要去帮助孩子,但很多时候却适得其反。

对于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长达后我又成了另一个你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选秀节目《明日之子》亚军马伯骞的父亲也是一名社会名人,一开始他并不赞同儿子选择演艺道路,但当两人坐下来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平静的对话后,父亲理解并支持了儿子,并多次在节目上表示:“我现在是他的头号粉丝。”

其实当你放下家长的“权威”,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和孩子促膝长谈一番,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想要牢牢拴在身边的孩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不懂事”。

语言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能让爱你的更爱你,也能让你爱的人离开你。

前些日子有一个新闻,一名27岁的女孩,因为不堪父母的辱骂而跳楼自杀。

女孩本有着大好前途,长得漂亮学历高,也有着不错的工作,但迟迟没有结婚。这对她的父母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父母而言:“嫁不出去,就是奇耻大辱。”

在父母的逼迫下,她参加了无数次相亲,每次相亲失败,父母都会恶言相向,“废物”,“垃圾”等粗鄙的词汇都被按在了她的身上。

长此以往,女孩的心理严重失衡。

最后不堪重负的她留下一封怨气满满的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随后从楼上纵身跳下。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当简单的争执和吵架加剧,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刻薄的言辞成了手中最有力的武器,抓起来一下下地往对方心窝子里戳,直到把对方戳的千疮百孔,败下阵来。

可再看看一场大战后颓丧的自己,才发现结局其实是两败俱伤,杀敌一千,自损一千。

而那颗被冷言冷语伤透的心,就像是被钉子扎烂的篱笆墙,即使拔下钉子也会留下抚不平的伤痕,那些被扎的伤口渐渐看不见摸不着了,却藏在身体里悄悄的腐烂着。

1000万华人家长学不会的难题,打击式教育终尝恶果

如果父母经常采用极端方式和孩子沟通,那么势必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痕。

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家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表现出“冷酷”,56.5%的孩子性格“暴躁”。

这种情况往往还会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看似无形伤害累积久了,只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社会心理学家Irwin Altman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家人之间一般都是处于稳定交往的阶段,但如果缺乏足够的感情交流,这种挂你只会越发的疏远。

会说话的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找出一万种方法缓解你的悲伤或忧虑,也能用一万种语言让你下垂的嘴角上扬。

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都要经营和学习的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