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校園生活

這些年有一種現象,那就是一說到什麼重要,就要“進校園”。所以,很多東西已經進了校園,如“法治進校園”“消費維權進校園”“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防震減災進校園”“廉政進校園”“京劇進校園”“地方戲曲進校園”“民俗文化進校園”“國學進校園”“人工智能進校園”“科技進校園”等,林林總總不下40個。還有很多東西正排隊等待“進校園”,只要領導一批示,就進去了,因為有不少官員喜歡作“全省(市、區、縣)推廣”之類的批示。

這反映了社會、政府、公眾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知道教育很重要,覺得要重視某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抓起”,讓學生從小樹立某個意識,這樣他們就會終身受用。而且,“進校園”接受面寬,遠比上街擺個攤兒、發幾張宣傳單、拿喇叭吼幾聲有效果,受眾幾乎是“一個不漏”。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滿園銀杏黃 最美校園秋


我們不否認“進校園”活動的價值所在,比如,可以充實校園的德育實踐活動,豐富師生的精神生活,有助於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等等。但問題是,什麼都“進校園”,校園能裝得下嗎?學生的腦袋能裝得下嗎?簡單地說,課時從哪來?周課時是恆定的,都要“進校園”,很可能會衝擊學科教學。或許有人說,利用“正課”以外的時間就可以,如班會、社團活動、課外活動時間,不會對學科教學造成干擾。這是個很天真的想法,要知道,幾十個東西“進校園”,僅靠班會、社團恐怕是不夠的。“偌大的校園已經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也引發家長的微詞:“校園弄得跟馬戲團一般,孩子怎能靜心讀書?”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那麼,問題出在哪?我覺得,根本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教育界的理念出了偏差,那就是成人本位依舊,沒有把兒童作為中心,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沒有考慮孩子的需要和可能。我們在辦學過程中想問題幹事情,更多考慮的是社會、教師、家長,而不是學生。教育的出發點是學生,落腳點還是學生。應按教育規律辦事,按兒童生理心理的成長規律辦事。

二是來自教育界外部的諸多幹擾。一有什麼工作就想到找學校,而學校實際上是一個弱勢單位,人家找來了,你不敢不答應,否則就是你“不支持工作”,人家以後還會支持你嗎?於是各個局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從理論上說,有多少個局就有多少個“進校園”,因為這些局沒有不重要的,不重要的話設這些機構幹嘛?所以,校外機關團體對校園的“善意侵佔”是重要原因。這些“進校園”活動的組織者缺乏對活動本身價值、參與活動對象的生理心理和年齡特徵、活動推進方式方法的研究,呈現重“進”輕“建”的狀態。隨著“進校園”活動項目的增多,加之活動開展方式的粗糙,學校無法招架,校園寧靜的生態漸漸被打破。有的活動甚至完全淪為形式主義,到校園裡拉橫幅、貼標語、喊口號,最後實際上就是為了拍幾張照片,回去發報道、寫總結,表明自己“做了工作”。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在閱讀課

中小學是基礎教育。那麼基礎教育的基礎到底是什麼?華東師範大學鍾啟泉教授在接受《上海教育》雜誌記者採訪時談到,現在中國基礎教育領域話題很多,有很多驚世駭俗的言論。他覺得一個主要原因是社會還沒有普及基本的教育常識,沒把教育當成專業,以為人人都可以是專家。如果從現實談起,我們周圍還缺乏基本的基礎教育規範,對教育話語任意揉捏,已經到了非常令人吃驚的程度。他認為討論基礎教育,只能從基礎教育的性質開始,要大家知道所言何物,就像孔子說的“正名”、像西方哲學的下定義,這些是討論問題的第一步。這個觀點值得關注,它提醒我們要關注基礎教育的規範。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課程設置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在綜合考慮學生各年齡段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基礎上設計制定的,開什麼課程,每門課程佔多少學時、多少比例,都經過了嚴密的論證。隨意打亂這個體系,今天這個“進校園”明天那個“進課堂”,都是不嚴謹的。

(作者系著名教育學者,南昌師範學院教育評估院院長、教授)


真相丨什麼都 “進校園”,校園能裝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