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历史上清漪园(颐和园)数次被毁,其中,英法联军在1860年焚毁的清漪园(颐和园),是乾隆皇帝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修建而成。虽然现在已经重新修复了大多数的建筑,但那些被毁的建筑和曾经的历史一样满目疮痍。下面收集了几张颐和园的老照片,和现在的景观对比一下看看吧。

文昌阁

颐和园内六座城关中最大的一座,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在文昌阁上可以观昆明湖全貌。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清漪园文昌阁被毁前的照片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现在的文昌阁

昙花阁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昙花阁

昙花阁是清漪园时期存在的建筑,1860年被烧毁,颐和园重修时,雷廷昌设计了昙花阁的小样,但最终由于资金不足的原因,1892年在昙花阁旧址上建景福阁,从两层佛楼变成了一层园林建筑,景福阁也变成了慈禧赏月、观雨、赏雪景的地方。“景福阁”三字为慈禧的笔迹,阁名出自《诗·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昙花阁

遥想一下当年的美景,下面是现在的景福阁。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现在的景福阁

智慧海

清乾隆时期清漪园的建筑,用砖石发券砌成,不用梁柱承重,俗称无梁殿。建筑屋顶、壁画均用五色琉璃装饰,并嵌有无量寿佛一千一百一十尊,和殿内佛像均为乾隆时文物。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智慧海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现在的智慧海

琉璃塔

乾隆清漪园时期的建筑,位于颐和园后山的花承阁,清漪园多宝塔焚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不过只是烧毁了塔前的牌楼,后牌楼重建。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多宝琉璃塔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现在的多宝琉璃塔

大报恩延寿寺

乾隆年间清漪园的建筑,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年间,在原址重建排云殿。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大报恩延寿寺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排云殿

宝云阁

乾隆时期清漪园的建筑,为帝后的祈福颂经之所,全部铜质建筑。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宝云阁铜殿是园内极少数幸存建筑之一,但内部陈设被劫掠一空,并有十扇铜窗流失国外。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宝云阁

颐和园旧照:今非昔比,被毁的建筑和历史一样满目疮痍

现在的宝云阁铜殿

(图片源自网络)

清末的日子,家园屡次被毁,割地又赔款,无论怎么忍让,最终还是被列强骑在脖子上欺负。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