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機場被打遊客再發聲 入境泰國到底要不要交“小費”?

【綜合】“十一”前夕中國公民在泰國曼谷廊曼機場被打一事引發關注,中國駐泰大使館9月30日通報了事件處理結果:打人的保安被辭退,廊曼機場管理局局長被停職,被打中國公民接受泰方道歉。當事人梅先生1日再次接受採訪,詳述了辦理落地簽證時他因拒絕交“小費”導致衝突的經過。如今不少網上旅遊攻略及旅行社都默認甚至鼓勵“過海關給小費”的行為,但對於這種違規操作,遊客應敢於說“不”。

曼谷机场被打游客再发声 入境泰国到底要不要交“小费”?
曼谷机场被打游客再发声 入境泰国到底要不要交“小费”?

9月27日,中國遊客梅先生因拒交“小費”被拒絕入境,在泰國曼谷廊曼機場等待回中國的飛機時與泰方工作人員起衝突,被機場保安打了一耳光。(圖片來源:微博視頻截圖)

遊客再回應:拒交“小費”遭遣返

9月27日,中國遊客梅先生從印尼雅加達乘坐獅航SL117航班到達曼谷廊曼機場,在機場申請落地簽證入境泰國時被要求交“小費”。拒絕繳納的梅先生被直接拒籤,此後才有了“機場打人”事件。

梅先生說,他入境泰國時,在落地籤申請窗口注意到有常規通道和快速通道,便選擇了常規通道。“常規通道外面指示牌上面寫的簽證費用是2000泰銖,而且還是中文翻譯過來的。我想,我所有東西都齊全,就走常規通道。”梅先生說。

不過,因為當時手機無法上網,梅先生沒能及時向泰方提供回程機票的電子行程單等信息。因此,泰方工作人員多次要求他走快速通道。而梅先生去快速通道辦理時,簽證費變成了2300泰銖。“我不想支付額外的那些費用,在常規通道與快速通道之間跑了起碼四五次。最後我提交了所有資料,他還是要交那個費用,但是由2300(泰銖)變成了2200(泰銖)。”

梅先生認為,超出2000泰銖的費用屬於不合理收費,堅持拒絕繳納,這招致了泰方工作人員的不滿,“最後他們態度極其惡劣。我把東西遞交過去,他們就直接關窗。後來來了一些安保人員,不讓我動,讓我坐著,結果他們是在辦理拒籤的一些相關的東西”。

梅先生說,儘管他隨身攜帶了滿足簽證條件的現金,但泰方還是以“旅費不夠”為由拒絕了梅先生的簽證申請並將其遣返。在梅先生等待回國的幾個小時裡,雙方在交涉過程中發生了肢體衝突。北京時間9月28日凌晨,梅先生回到廣州,通過朋友曝光了此事,引發了社會關注。

部分旅行社建議遊客給“小費”

近年來,中國遊客在東南亞及印尼國家旅遊被邊檢人員索要“小費”的情況時有發生,網上不少旅遊攻略也都涉及到出入境時給“小費”的問題。

馬女士今年7月和朋友一起去泰國普吉島度假,在辦理落地籤時就是根據網上攻略多付了400泰銖的簽證費用。“我之前在網上看遊記,有人說(簽證費)是2200泰銖,但是他們如果說真的給2200泰銖就會很慢。然後我去的時候人家直接要了2400泰銖,我也沒有還價就給了。”馬女士說。

一家專門辦理東南亞地區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辦理落地籤時確實會遇到索要“小費”的情況,他們會建議客戶提前準備好“小費”,“因為他如果以各種理由不給你簽證,不讓你過關,(導致你)被遣返回來,那你不是浪費了機票錢、得不償失嗎?有的時候能給(小費)就給,沒必要跟他們爭這個東西”。

此外,很多旅行社的領隊或導遊為了不影響整個團隊入出境的速度和行程,往往直接要求中國遊客事先準備好零錢夾在護照中,即使對方還沒索要也主動遞交。

不過,也有曾去泰國旅遊的民眾表示,他準備了“小費”,卻被對方微笑拒絕。

要敢於對“小費”說不

曾有分析認為,找中國遊客要“小費”的陋習源於最早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中國遊客在出入邊境時主動塞錢以求得某種便利。此後,很多旅行社的領隊或導遊為了不影響整個團隊入出境的速度和行程,往往直接要求中國遊客事先準備好零錢夾在護照中主動遞交。大部分中國遊客往往不明就裡,抱著不願意找麻煩、“花小錢買平安”的心態主動支付這些不應該給的“小費”。

中國的領事部門曾多次向公眾呼籲,對於海外移民部門官員向中國公民索要“小費”的行為要敢於說“不”。假期在海外出入境時,如遇當地公職人員索要“小費”,應在不影響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予以拒絕,並保留必要證據供後續維權使用;如遇導遊以“快速通關”為名鼓動支付“小費”,也應予以拒絕。

曼谷机场被打游客再发声 入境泰国到底要不要交“小费”?

“中文客服大使”邵菲在機場為遊客提供幫助。(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鏈接:吉隆坡機場提供24小時中文服務 便利華人遊客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十一”期間,大批中國遊客赴馬來西亞度假,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及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KLIA2)配備了40名深諳中文的職員,全天24小時為華人遊客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這40名會中文的“顧客服務大使”大部份是巫裔(馬來族和當地土著族的統稱),當中更有不少巫裔獨中生(華文獨立中學的學生),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們在兩大機場的各個服務檯穿著印有“我會講中文”的肩帶,讓乘客一目瞭然。

20歲的的邵菲與大姐、二哥都在擔任“顧客服務大使”,姐弟三人均畢業於霹靂怡保深齋中學。邵菲說,會中文的巫裔在工作上有優勢,他自己從獨中畢業不到半年就被機場錄取了,其他懂中文的巫裔友人也在職場上各有優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