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豫”见豫剧

#家乡文化印记# 对一个河南娃来说,说起豫剧,估计都不会陌生。毕竟作为一个本地土生土长的娃,豫剧,注定从你一出生就无法“摆脱”它。

散文:“豫”见豫剧

作为一个踩着80后尾巴出生的娃,说实话,小时候对于豫剧,没什么太大兴趣。但是你知道,在80年代,连电视机都很少普及的年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可能多到哪去!而豫剧占据本地优势,还是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估计在那时,豫剧,就成为了烙在心里的#家乡文化印记#

散文:“豫”见豫剧

母亲那辈人爱听戏,估计也是受到我姥姥、姥爷的影响。小时候爱缠着母亲,母亲走哪都带着我。平常本村,或者隔壁村有唱大戏的,母亲都会把姥姥,姥爷请来听戏。母亲也经常领着我去听戏。那场面,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大人自然是去听戏的,小孩子当然是图热闹。因为唱大戏的时候,有好多有趣的东西,都是平常难以见到的东西。有卖冰棍的,有卖包子的,有卖麻花的,有卖粽子的。我特别痴迷卖玩具的摊位,有手枪、汽车、哨子(泥做的)、针管、宝剑(塑料的)……我最喜欢宝剑,感觉有了它,心里就变得很神气!玩具太多太多,让人眼花潦乱。就在你流连于其中,耳边回荡着韵味十足的大戏的时候,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流逝了。一转眼,一上午就过去了。

散文:“豫”见豫剧

后来,家里添了彩电,北京牌的。母亲看戏的时候,我也跟着看。这时,母亲会给我讲戏里的故事,这是包拯,这是陈世美,这就是《铡美案》。看那个拿扇子的是诸葛亮,那个是姜维,诸葛亮收姜维呢。类似这种。很多很多……还记得那时候有部豫剧电影《我爱我爹》,母亲很爱看!一直到现在,母亲每到周末,都会看《梨园春》。

散文:“豫”见豫剧

2013年,来到国外工作,不同的饮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环境。虽然每天有鱼有肉,海鲜大餐。热了有冷气,冷了有空调,生活舒适。但是偶尔听到豫剧,尤其是外国的街头,思绪都会被一瞬间拉回小时候,坐在母亲身边,母亲耐心的给我讲解,而我的小脑瓜,不知开小差开到哪去了……

散文:“豫”见豫剧

其实豫剧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有名剧种,更多的是纽带!它串联了姥姥姥爷,也串联起了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兄弟姐妹!

真心想说,“豫”见你真好!

散文:“豫”见豫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