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总所周知,日本有几个别名或雅称“菊花王朝”,“樱之国”,“宅国”等等。而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就是Samurai侍。我曾在家乡东方小巴黎工部局自治领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剑道,可以说,日本的武士文化是张日本最为重要的名片之一。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而武士文化的本质或者说它的土壤是什么,很多人会把他类比武侠(包括日本国内也有一些侠客作品)也有更多的人会把其中每个旗本大名大大名与中国的三国人物相比,这当然是非常理所当然又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许多日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与其说日本与中国相似不如说日本更像是万里之外的欧洲。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可以说日本的文化是在近畿文人和东国武士互相拉扯,中央皇权和地方领主各自利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渡来人与本地豪强的结合下产生的。在对待皇权和政体的时候日本人表现出了一种精分或者说混合的态度。因为受近代皇国史观(民族主义)的影响,现代日本人逐渐偏离了“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这一经典而正义的封建价值观。转而支持文官化或者说中国化的皇权,这在民治时代追封楠木正成和北畠显家从一位就能看出。

可日本人又以身为封建武士的后代而骄傲,要知道在日本中世的二元制中,天皇及其背后的京都与近畿,我们可以说是一个逼格的来源,他甚至不是大名就任征夷大将军合法性的来源(来自于武士群体的承认来自于镰仓来自于鶴岡八幡宮),公家的决定往往得不到武士的支持。在不少日子里,天皇家穷的揭不开锅要去当铺换钱或者张嘴问大名讨要救济。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鶴岡八幡宮

在几十年的nhk大河剧的制作历史中,借着87大河剧《独眼龙政宗》新模式和新人的东风,91年的《太平记》也可谓是收视长虹,五个主役“真田广之|泽口靖子|后藤久美子|宫泽理惠|樋口可南子”一男四女的组合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史上第一颜值。可在这背后,却是日本社会讨厌南北朝时期,厌恶北朝势力这一事实。以南北朝为主题的大河剧仅此一部而已。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武士的文化真正从何而来,其实就是东国,就是从一个个封建大名和领主,不是从日新馆不是从理学更不是从公家。它的本质就是封建自治社会,这是中国所不具有的(国内的教科书照搬苏联史观称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国是皇权专制削藩文官)。当人们在感叹关东人真是有距离感还是关西人更有趣的时候,殊不知关西人和京都(战国时代所有地区人口越打越多只有京都人口负增长)更像是费拉。对于日本来说,大名之间你吃不掉我,我灭不掉你,是一件幸运的事。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看着地图你能说出几个“村长”?

我乐得阅读到大化改新成果的失败,律令制的名存实亡,皇权的衰弱,东国的崛起,乃因如此,才有日本人力量的源泉和始终如一的信念,因为从不曾全面总体战,所以未来的种子才能萌发。

或许身为东夷的缘故,我在寻找梦中的祖先曾经走过的路。都说日本是汉唐古风,并非如此,是先秦和商周遗存并与中亚白人游牧民的古老结合(日语为黏着语与突厥语同)。

日本留学前辈-《女城主直虎》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希望每个喜爱日本的人都能真正理解到中日的不同,日本海这一天堑,塑造了不同的历史路径和迥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