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说到恐龙,你的头脑中很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身躯巨大的恐龙闲庭信步于闷热的沼泽或茂密的热带丛林。其实不然,寒冷的极地曾经也是恐龙繁衍生息的家园。

在南极,距离极点约644公里处,科学家在一座海拔3900米的山坡上发掘出了一些恐龙化石,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它们属于一只冰脊龙。这是一种以肉食为生的恐龙,身长约6.7米,前额长着一块骨感的冠状突起,看上去就像一簇乱蓬蓬的毛发。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在地球的另一端——北极,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科学家也发掘出了大量的被叫做“埃德蒙顿龙”的鸭嘴龙类恐龙的化石。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鸭嘴龙是暴龙的近亲,属于食草恐龙,身长约10米,长着鸭嘴般的扁鼻子,嘴里有数百颗异常锋利的牙齿。科学家把发现这些恐龙的地方称为“恐龙家族的墓地”。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事实上,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州,甚至在南极大陆的山顶,都挖掘到了恐龙化石。这些发现证明,在恐龙时代,即使是在极度寒冷的极地,也仍然生活着一些种类的恐龙,科学家把这些特立独行的恐龙称为“极地恐龙”。

别样家园

今天的澳大利亚大约有1/3的区域处在热带地区,无论是冰还是雪,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几乎是看不到的。然而,科学家采集到的相关证据显示,距今大约1亿年前,这里却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事实上,这块大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发生了较大的位移,目前的位置比原先向北漂移了大约5100公里。由于当时的澳大利亚依偎在南极大陆的旁边,其气候情况可想而知。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时那片冰封的大陆竟然还是恐龙的家园。

在澳大利亚南部,一个名叫“恐龙梦之队”的极地恐龙发掘小组经过近20年的持续挖掘,已经发掘出至少15种恐龙的化石。其中,有一种名为“丽琳龙”的小型恐龙,身高不及成人的膝盖,以植物为食,成群生活在澳大利亚极地的森林中。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还有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名叫“提米姆斯龙”,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提米姆斯龙

身高约1.8米,外观与鸵鸟类似,两足行走。发掘小组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比较完整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的足迹。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15亿年前,脚掌长约36厘米,只有三个脚趾。从脚印的间距和大小推断,它们身高约3.6米,是已知食肉恐龙中体型最庞大的一种。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恐龙最初出现在距今大约2.2亿年前,当时地球上所有的大洲还没有分离,是一块超级大洲,叫做“盘古大陆”。距今大约2亿年前,泛古陆逐渐解体,澳大利亚连同南极大陆一起,停在了南极的周边。科学家在南极发掘出的极地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亿年前,当时澳大利亚南部仍然贴近南极,只是开始出现脱离南极大陆的微弱迹象。之后,澳大利亚才以接近我们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缓慢地向北漂移,最终到达今天的位置。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恐龙家族的全盛时期是在白垩纪前期。而在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南部平均每年有一个半月到四个半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在南极和北极地区,这种持续的黑暗甚至要持续半年。因此,上述区域的植物生长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一旦阳光缺失,植物的生长就会随之减缓甚至停止,恐龙不得不面临食物短缺的窘况。那么,极地恐龙是如何在寒冷的极地生存下来的呢?

生存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在寒冷的环境中,恒温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等,往往可以通过新陈代谢和神经肌肉的伸缩等产生足够的热能;而变温动物如爬行动物等,则必须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时看到蜥蜴在岩石上晒太阳的缘故。

生活在极地的恐龙又会怎么样呢?无论是哪一种恐龙,在寒冷的冬季降临时通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煎熬着硬撑下去,要么干脆趁早躲开。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南部发现的丽琳龙,在极地漫长的冬季里,它们始终表现得活力十足。科学家发现,这种恐龙的眼睛很大。一般说来,所有善于奔跑的恐龙都长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不过,丽阿琳龙的眼睛可谓超级巨大,甚至可以说大到比例失调。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猜测,或许是为了适应极地的光线微弱的环境。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科学家在美国阿拉斯加以北地区发掘出一种常见的小型肉食恐龙——啮齿龙,其数量远比在南方发现的要多。科学家认为,北方的啮齿龙之所以比南方的同类更能适应寒冷天气,可能与它们的生理构造有关——它们长着超大的眼睛和发达的大脑,因此可能更擅长在冬季猎取食物以维持生计。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有的恐龙则可能选择躲开寒冷的冬季,它们有可能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科学家在阿拉斯加的“恐龙家族的墓地”挖掘到的埃德蒙顿龙,就很有可能在冬季进行季节性的迁徙。埃德蒙顿龙成年时的块头差不多与现代的成年大象相当,但爬行速度缓慢。假如按照每小时行进1.6公里的所谓“放牧式”速度计算,在大约3个月时间内,成群的埃德蒙顿龙大约能够向南迁移1600公里,足以使它们避开“暗无天日”的黑暗地带,进入到植被依然正常生长的地区。不过,科学家分析,在成群的埃德蒙顿龙中必然包含若干幼崽,它们没有能力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很可能远远落在大部队的后面。因此,为了照顾幼崽,这支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有可能走走停停,即使温度降到很低。

谁杀死了恐龙

研究并复原极地恐龙的生活,也许有助于科学家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最终将恐龙推向了灭绝。

研究证明,恐龙的分布之广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的足迹遍布七大洲,块头长得比任何陆生动物都大,持续繁衍了大约1.5亿年,然后就突然消失了。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灭绝呢?

关于恐龙突然灭绝的问题,世界各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猜测。有人认为罪魁祸首是全球范围的瘟疫,有人认为恐龙灭绝可能与一颗已经衰亡的恒星从宇宙中坠落有关。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更倾向于相信,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发生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当这颗直径长约10公里的天体一头栽进地球的时候,地球上就出现了一个至今超过160公里的巨型弹坑,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尤卡坦半岛上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恐龙不仅仅是在热带温带生活,在南北极也有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从现有的考古学和地质学证据推断,那场猛烈的撞击发生之时,大量尘土和岩石碎屑被抛入空气当中。厚厚的尘埃物质悬浮于空中,形成了一道密不透光的屏障,整个地球在随后数周甚至数月内都沉浸在黑暗当中,就连海洋也几乎完全“沉寂”,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整个海洋世界的初级食物链被中断,遍布全球的恐龙家族也随之被推上了不归路。

不过,研究极地恐龙的专家则认为这种“宇宙杀手论”存在许多疑点,因为从他们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即便遭遇不期而至的严寒,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区的恐龙也依然能泰然处之。因此,极地恐龙专家认为,导致世界范围的恐龙相继灭绝的重要原因,更可能是因气候突变引起的气流和洋流的异动。

恒温还是变温

在恐龙生活的时代,极地的冬季可能要持续半年以上。没有太阳的照耀,极地恐龙的生存显得异常艰难。但研究证明,极地恐龙具有战胜严寒的能力。这一发现颠覆了众所周知的恐龙生存之道。人们开始思考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个已经灭绝的物种究竟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但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有科学家认为,极地恐龙的存在说明,在新陈代谢方面,恐龙与现代爬行动物是截然不同的,恐龙是恒温/温血动物,而现代爬行动物则是变温/冷血动物。

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们几乎看不到爬行动物的身影,这是因为它们基本上都在冬眠。而动物处在冬眠状态时,其身体的各种机能都会出现停滞或受到抑制的迹象。这种现象在没有冬眠习惯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是根本观察不到的。

据此,极地恐龙专家对在澳大利亚发掘出的两种恐龙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种恐龙身上有生长停滞的表现,而另一种恐龙则不具有生长停滞现象。专家认为,这个差异既不能直接证明前者是恒温动物,也无法证实后者就是绝对的冷血动物,但至少可以说明:两种恐龙在应对严寒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前者可能像大多数冷血动物一样,选择在树林深处或地表以下的洞穴中,用冬眠的方式来躲避漫长的冬天;而后者即便是在漫天飞雪的天气,也会踏冰前行,尽可能找寻美味多汁的绿色植物来填饱肚子,以便保持脂肪的厚度,抵御严寒的侵袭。

有专家说,我们为什么非要给恐龙一个“标签”呢?说不定它既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冷血/变温动物,也不是我们所定义的温血/恒温动物,毕竟它们曾经拥有别样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