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参赛队员推着重量逾吨的炸弹。

寒冬时节,冷风瑟瑟,中部战区空军某团外场却一片火热场面,该团机务大队正在进行实装操作大比武。推送炸弹、安装挂弹工具、装挂导弹……机务官兵各司其职,交流顺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各项弹药工具箱时间装挂纪录频频破建队历史。而在此之前在空军进行的机务岗位练兵中,该大队获得团体成绩第二,两个单项第一的佳绩。让我们把镜头瞄准比武场内的同时,把目光指向比武“场外”,探寻他们取得进步的核心“秘籍”。

机务大队:比武之外下足“招式”功夫

比武比的不是花拳绣腿,而是要比出真正拔尖的单位和个人 ;对决决出的不是一时的输赢,而是整个单位谋战研战的精气神。练兵练出成效,就得想实招、用巧劲。实装比武前期一个多月时间里,该大队先后组织分课目进行了理论考试。为确保理论考试不沦为“为考而考”,切切实实成为以考促训的抓手,他们在下半年飞行任务连续的情况下,抽出晚上时间按月按季度进行岗位练兵和竞赛考核,消除部分官兵“竞赛是个别人的事”的错误想法,真正让比武竞赛具有普遍性。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导弹车司机正在挂弹操作。

今年以来,该大队坚持以战训任务保障为牵引,在快速、有效形成保障力、战斗力上用实招、下狠功。利用特定检查、机务准备、周期性工作等时机,以中队、机组为单位,积极进行实兵实装演练,针对演练中暴露的组织管理、流程标准、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研究明确的整改措施。在比武课目的设置上,他们把这些平时训练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全部作为关注点整合其中,用节奏紧张的竞赛倒逼各个机组动脑子解决问题。

在比武现场,笔者看到,平时战训用量少的弹药也进行了挂载训练,模拟战时状态下的紧急转场和快速出动。有的机组平时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比赛时一紧张,便产生了破绽。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导弹装挂完毕后进行检查。

获胜中队:比武之前下足“方法”功夫

和前几年大比武,各下属中队级单位成绩平分秋色迥然不同,今年机务大队所设各奖项几乎全被机务三中队包揽——他们赢得了八个第一中的六个。这样的结果产生的结论非常明显:在装备水平相同、人员素质相近的条件下,只要方法正确、策略得当,训练成绩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比武前的针对性训练刚刚展开时,由于三中队各机组人员实力较为年轻,装挂经验不足,在开始阶段成绩很不理想。失败者讲理由,成功者讲方法。中队组织官兵开展“诸葛亮会”,动脑子、想办法提升理论和实装操作水平。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竞赛开始,奔赴战位。

业务理论水平有欠缺,就组织“师带徒夺第一”促学活动,体能水平有差距,就在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加练。在训练方法上,大家集思广益,在反复实践中,将机务大队一直以来贯彻的精细化保障方法浓缩提炼为三定法、闭环提高法和时间线分析法。三定法,即“定人、定岗、定位”,确定每项工作的工作人,确定每一个人的的工作方法以及确定每一个人的站位以及装挂的最安全迅速的位置。这一套方法明确机组实装操作分工,迅速形成战斗力。闭环提高法,即每一次实装操作演练结束后都对方法技巧,安全风险进行一次终结,不论是第一次参加岗位练兵的新同志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都畅所欲言。时间线分析法,即根据工作时间在每一时间点每一个时间段在工作不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完成多的工作

全员反思:比武之后下足总结功夫

比武结束后,大队第一时间组织了反思会。他们在业务研究上统分结合,分专业、分岗位进行单项反思,重要环节集体复盘,官兵们纷纷认识到自身和机组乃至大队在装备全功能全状态使用、新机保障特点规律、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上还存在着的差距。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推弹车留下的痕迹。

“实装比武过程中,个别机组就因为地勤人员分配任务不得当,导致一些岗位上的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而个别人员干着急使不上劲而扣分。”“装挂中,有的单位因为机组资源管理分配不到位导致挂载时间严重滞后。”反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梳理需要进一步掌控的风险点,把之前的加挂、维护方法继续充实细化,确保保障质量和安全。

下一步,大队官兵将继续强化精细化保障管理模式,将飞行人员机组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活学活用,通过有效提高机组人员的沟通技巧、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合理分派任务、正确作出判断,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减少人为差错,提高训练效益。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装挂作业开始。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装载炸弹中,队员用力摇动手摇把。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中部战区空军某团组织实装操作大比武

本期编审锐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