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脱贫“摘帽”法宝

郑伟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方县作为全省2017年拟摘帽的5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年2月通过省级核查评估,于8月6日收到省扶贫办的文件,通过国家专项检查。至此,中方县正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总结中方县精准脱贫成功经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取得胜利成果的法宝。

第一,深入群众走访是赢得脱贫的基础。中方县通过“八个包干”体系倒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推进“四支队行”重心下移,形成了县乡村逐级负责、层层把关的格局。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促走访。明确县委书记、县长一年走访全县所有贫困村和三分之二以上非贫困村;乡镇书记和乡镇长走访辖区内所有村和所有贫困户;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走访本村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县级领导“两个包干”促走访。明确县级领导对联系乡镇、联系村的区域扶贫、行业扶贫的包干负责,一年内走访责任乡镇的所有村,每月至少走访一次责任村。县直部门“三个包干”促走访。明确县直部门对行业帮扶、驻村帮扶、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包干负责,在下派驻村工作队队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确定县直部门一把手为帮扶第一任人,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15天。乡村两级“三个包干”促走访。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农村能人和党员干部包户、做到末端责任同时落地、分类走访同向发力。深入群众走访不仅及时解决了群众脱贫难题,而且锻造出担当作为的扶贫队伍。

第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是赢得脱贫的关键。

中方县坚持把扶贫与“扶志” “扶智”相结合,作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通过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贫困户干劲十足、争相脱贫的局面。通过开展多样化亲情大走访,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利用传统节日入户慰问谈心、协助贫困户制定长远计划、宣传充满正能量的脱贫典型等,从而达到融洽感情、增强贫困户对脱贫的情感认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文体活动扩展了贫困户的视野,大大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发放书籍资料、举办创业就业培训、聘请专家入村讲座等,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中方县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发放养殖和种植等专业书籍资料、每个贫困户培训1至2门实用技术、聘请农业和创业专家入村讲座等,极大地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第三,找准贫困户产业发力点是赢得脱贫的抓手。中方县坚持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紧扣“精准”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按照“一个项目带动100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的目标,采取“产业定制”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殖、观光农业等 20 个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统筹推进特色农业、电商、光伏发电、乡村旅游四大扶贫产业。同时,中方县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群众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协会操作、群众参与”的思路集约土地,初步形成以大户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骨干、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促进全县残疾、重灾、低保、大病等深度贫困户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中方县还积极申报刺葡萄产业项目为“湖南省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创新试点项目”,引导贫困户入股分红,为中方县稳定脱贫提供了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中方县委党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