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来源|CINEMA视界

票房的飙升是刺激影院跑马圈地的兴奋剂。电影市场迅速增长,这时影院是个稳定而划算的生意,同时也鼓励着许多赳赳雄心的电影院扩张计划不断出台。放映做为产业终端似乎成了整个行业中最赚钱的环节。

在“年景”好的那几年,影院确实是一门顺风生意,只需要跟着市场一起扩张就好。但随着票补取消、人口红利下降、头部内容匮乏和市场泡沫逐渐被挤出,中国电影票房增速回归理性。与此前打开大门就挣钱的挥洒自如相比不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电影院难免有些束手无策。行业出现危机,正是大院线出手收购的时候,也正是别的行业轻松跨进来的时候。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个萧瑟的秋季,已经出现了新一轮调整的趋势。而越来越多的跨界者在这个时间进入到影院领域,地产商就是更多出没在影院江湖的身影。大概万达如旗帜一样表演着地产跨界影院榜样的珠玉在前,很多地产商纷纷转向影院,借机谋求“第二主业”。

当代东方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5月分别收购中广院线和上海弘歌同时拥有两张院线牌照,并在2017年3月收购威利斯影院51%的股权;2017年1月,恒大以超4亿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两家位于北京的美嘉欢乐影城;2017年3月7日,保利文化宣布,旗下子公司保利影业将以6.8亿元收购星星文化100%的股本权益; 2017年9月 “央”字号的华润置地宣布自建影院,命名“万象影城”将在未来五年将开业40+家自营影院;今年7月,嘉凯城囊括明星时代影院、艾美影院100%股权。据不完全统计,由地产开发跨界开建影城的企业数量已达30余家。房地产积极介入影院,他们将做出哪些调整才可能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水土,谋求异途发展呢?

改方向

电影院是电影产业链的变现终端,每天都有现金流进账可能是地产商将影院做为跨界方向的浅表因素,而凭借这个与商业地产有着天然关系的业态深耕产业链或许才是将它作为另一个主攻方向的选择理由。

相比于百货、餐饮、其他休闲项目等业态,影院更像是垄断行业,当做到优势市场地位的时候,容易形成强势的品牌,拥有的谈判能力、经验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相对于制造业、电商等其他行业,地产商进军电影院线也具备了先天优势,毕竟在中国80%以上的影院是开在购物中心里的。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地产商凭借商业优势,在地段、区位选择上有更多经验,也具备较为的雄厚资本。以商业综合体为大阵地,通过自建影院形成带动商业广场的客流前沿业态,将电影院带来的巨大的人流转化成其他消费,形成城市新的商业中心。人气的聚拢起来的同时可能还会带动商业地产周边写字楼和住宅的销售,进而又会产生更多稳定的客源,整个地产项目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生态系统。

换角色

中国影院与开发商之间通常采用固定保底租金的模式,但近些年来的膨胀式发展导致租金持续走高。房租几乎成为电影院不可承受之重但又必须负担的必要支出,大大增加了电影院成本。地产商的介入首当其冲解决的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院的硬性成本,同时将地产项目、体验消费综合场景与电影院有机整合,增强影院与物业之间的联动性。影院与购物中心从租户与房东的关系转变为“兄弟搭伙”,同时隶属于一家母公司,有助于双方从内部打通合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带动地产综合体、影院人流的增长。并且,能够节约影院部分人力和节约办公资源,减少影院在人员、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开支。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未来电影票房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挖掘继续增长,电影院能带来稳定且巨大的人流量,对提升商业地产的价值不言而喻。影院业务受到地产商的追捧,地产商“从房东到老板”的角色转换也可以被视为商业地产商从简单租售向综合运营跨越的思路落地。

涨技能

波诡云谲的的市场环境中,影院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也同样需要升级更新。影院需要在服务、技术等多方面与时俱进。亮度不达标,3D 播放设备等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电影效果,而无论建设 IMAX 影厅,还是调亮灯泡,都会伴随着成本的增加。普通的中小型院线无法负担起技术升级的成本。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外界资本进入,企业有足够的资本去提升技术与服务。影院本身除了承载了观影的功能,同时也承载了消费者社交的需求,在影院里面或以影院为中心形成的场景中叠加更多的消费,分类对观众进行更精准的识别,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更好的消费内容,更加多样的场景服务。

看前路

与影院行业类似,供大于求和同质化现象成为商业地产经历了多年多轮的跑马圈地后最突出的问题。竞争激烈、成本攀升、一二线城市趋于饱和的形势下,普遍的看法是,三四线城市是未来5年至10年内商业地产的机会。2017年以来,包括新城控股、红星商业、凯德、万达等商业地产商旗下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落户。

市场下沉已经成为影院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三、四线城市的票房收入可能成为国内票房市场的主要增长点,相比起一、二线城市院线日益增加的建设费用、运营成本,三、四线城市院线成本更加低廉,留存更多建设空间。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增速逐渐提升,艺恩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一、二线城市票房同比增速均不到10%,但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同比增速均超过20%。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对于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投资者来说,人流量代表一切商业价值。影院越来越好地融入商业综合体,与新零售、新文创、新体验等多种业态有机结合,从而使代表社交的影院、让拥有影院的城市综合体成为三四线城市潮流的文娱地标。

影院不想与商场就入驻条件互撕,地产商更不耐烦与影院一个点一个点地砍价,那我直接自己做影院,“商场影院共同经营”的模式已经由万达验证并取得巨大成功,虽然复制不易,却是给地产、影院两界都提了个醒,指了条路。市场火热谁都好过,票房power遮掩了内在的问题,冲动与盲目就不可避免。寒冬到来,热情冷却,巨头抄底,异业迈进,冷清的时候可能才是沉下心来调整变革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地产入了影院的局,未来几年会有怎样的整合风雨?

一步迈进影院圈的地产商们是咋想的?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