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有所不同,拿饮食文化来说,每年端午的时候,南北方人都会因为粽子是甜还是咸吵一架,到最后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北方人的最爱,却被南方人嗤之以鼻,不过在早餐上,南北方人应该是一致的,谁还不是喝着胡辣汤吃着油条包子去上班的呢?

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说起胡辣汤,那肯定要数逍遥镇和北舞渡镇了,味道正宗,是闻名全国的中原名吃,今天我们先不谈胡辣汤,也不说逍遥镇,而是要好好讲一下,那些年,北舞渡镇留下的辉煌历史。

北舞渡镇隶属于河南省漯河市,境内有沙河、灰河、泥河,被三河环抱,那肯定水运发达,而在古代,凡是水运发达的地方,必是商业重镇,例如汉口、赊店镇。与河南其它名镇(荆紫关镇、赊店镇、回郭镇、神垕镇)类似,北舞渡镇的鼎盛时期也是明清,商号多达500余家,人称“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名扬周边数省,拥有“日进斗金、九门九关小北京”的盛名。

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虽说北舞渡镇是在明清时期方扬名天下,但是北舞渡镇的历史远不止于此。西周时期,这里是东不羹国的封地,此后历经战乱,多次易名,战国至汉代称为定陵城,明清改称北舞渡镇,也叫沙河渡,仔细算下来,北舞渡镇的历史也有3000多年了。口说无凭,我们看一下此地改写世界文明史的考古发现——贾湖遗址。

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贾湖遗址位于北舞渡镇贾湖村,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61年首次被人发现,出土文物5500余件,有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7500年,至今还能演奏,贾湖骨笛的出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其它发现还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明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贾湖遗址也成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垂青史册。

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明清时期,北舞渡镇素有“水旱码头”、“小汉口”之称,各地往来客商不断,为了联络情谊,各地商人在此建造会馆,而晋商又是其中的翘楚,现境内保留有建于雍正年间的山陕会馆,这个会馆还是北舞渡镇胡辣汤的发源地,清道光5年(1828年),晋商在此处进行集会,席间一位太原名厨做出了胡辣汤,受客商称赞,遂在北舞渡镇传开,如今成为国人早餐必备。此外这里还有“天下第一当铺”,建于道光八年,后因资金不足,转为天主教堂。

胡辣汤的发源地,清朝人称“小北京”,还有座遗址改变中华文明史

几千年来,漯河航运,经历了盛衰起伏的沧桑变化,1905年,随着京汉铁路开通,依靠水运的城镇失去了交通优势,同期的赊店镇、荆紫关镇以及北舞渡镇也逐渐没落,如今的北舞渡镇,或许大家在喝胡辣汤时会想起这个名字,又或许在看《国家宝藏》时,出现贾湖骨笛时会想到这座小镇,北舞渡镇的厚重历史需要亲身感受,假期不妨来此一看。关于北舞渡镇,你有什么要分享的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