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在即将跨入2019年的时刻,国家级媒体将品牌建设推到空前高度。换个角度看,品牌力弱的企业明年生存危机将加大。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国家级媒体高调推动品牌建设。12月26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品牌建设提出极为强烈的要求。”简言之,中国开启新经济时代,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在众多行业中,汽车界对品牌建设已经统一认识,并先行一步。2018年广州车展前夕,由《选车网》和大成汽车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品牌与传播峰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品牌提升将代替销量提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品牌竞争将逐渐替代价格竞争。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品牌对消费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要,今后本土车企讲好品牌故事至关重要。”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王侠之所以呼吁本土车企打造品牌,是因为2018年车市进入深度调整期,品牌成为提升销量的利器。表现为,ABB(奥迪、奔驰、宝马)一线豪华品牌,以及大众、丰田、通用等品牌力强的洋品牌销量大涨。相反,靠性价比占领市场的洋品牌和部分中国品牌销量大幅下滑。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统计显示,前11个月,洋品牌中,ABB(奥迪、奔驰、宝马)一线豪华品牌在华生产的车型累计销售145.5万辆,同比增幅为14.2%;大众、丰田、通用累计售出618.2万辆,同比增幅为2.8%。其他洋品牌累计销量为471.3万辆,同比增幅为-10.7%;中国品牌中,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广汽、奇瑞六家品牌力较强的本土车企累计销量为461.4万辆,同比增幅为7.0%。其他中国品牌累计销量为407.4万辆,同比增幅为-13.3%。事实证明,品牌力较弱的洋品牌和部分中国品牌正逐步失去市场。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市场发生的剧变备受关注。因此,在2019年到来之际,打造知名品牌成为共识。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在汽车领域,有着汽车强国梦的本土车企掌门人正携起手来。12月10日,在WEY品牌两周年生日庆典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我期待和所有立志向上突破的优秀中国品牌携手,让更多的中国人开中国车,让更多的中国车跑在全世界!”当日,五大中国汽车企业掌门人——一汽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徐留平,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竺延风,北汽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徐和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通过视频为WEY品牌“庆生”的同时,也表达了与长城汽车携手共创汽车强国的愿景。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尽管中国品牌掌门人发出了做强做优中国汽车的宏愿,但即便是优秀的中国品牌与洋品牌差距依然很大。从销量看,前11个月,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广汽、奇瑞六家中国品牌累计销量(461.4万辆),仅占大众、丰田、通用三家企业总销量(618.2万辆)的7成。从价位看,六家中国品牌产品的市场销售平均价(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法)为11.2万元,三家洋品牌产品的市场销售平均价为20.3万元。可见,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能力,走在前列的本土车企仍然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对此,李宝善指出:“品牌依托质量、反映质量、代表质量,在市场上,品牌就是质量的代名词。必须看到,我国品牌建设和发展与经济提质增效的要求还有差距,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调查|2019企业存活就靠它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显然,2019年宏观经济面临压力不小,可以预见车市“淘汰赛”会更加剧烈,走在前列的本土车企品牌塑造仍有短板,品牌力较弱的车企或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