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 写在前面

汶川之殇”永远是国人心头的隐痛,与此同时凸显出来的问题——国产重型直升机的缺失——更是压在我辈航空人心头的大石。在战争、天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渺小而微弱,或许就像伊戈尔·西科斯基所言:

“在你生命垂危之时,喷气式飞机能做的,只是从你上方飞过,为你洒下鲜花,唯有直升机才能真正拯救你。”

“常风行动”(Operation Frequent Wind)是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疏散行动,其主要承担者就是大名鼎鼎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本号对该型直升机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设计特点和技术参数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之前的文章。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常风行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大体介绍,将“重型直升机如何参与紧急疏散、救援和两栖输运任务”分享给读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我国直升机界砥砺前行,早日铸造出真正的大国重器——重型直升机

[注:现代国际重型直升机标准为“起飞重量大于20吨”。]

# 常风行动——CH-53A承担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疏散行动

## 行动概述

“常风行动”可以说是越南战争的“最后阶段”了。当是时,南越政权濒临溃散,北越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西贡(Saigon)。在“常风行动”之前,美国已经开始疏散在越美国公民,但是北越军的攻袭速度实在太快,美国当局不得不加大疏散力度。1975年4月,“常风行动”正式展开。超过7,000人经由直升机从西贡各处被紧急撤离,堪称史上最大的直升机疏散行动。其中美军当时的重型直升机CH-53A 海上种马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 行动过程

1975年4月,北越军队一路南下,开始进攻越南首都西贡,美军和南越政权已无法挽回败北之势。4月9日夜晚至4月10日凌晨,北越第4军第7师及第7军第6师进攻西贡东北方的春禄,南越陆军第18步兵师在随后爆发的春禄战役中进行了顽强抵抗,两军在长达数周的激烈战斗中争夺该城。尽管南越投入空军火力、伞兵、炮兵、海军陆战队和装甲车支援,但北越陆军依然于20日成功占据春禄。北越在该城的胜利使其包围南越首都的计划更加畅通无阻,并很快就付诸实际行动。4月27日时,朝四面八方逼近西贡的北越兵力已超过10万,而南越守方相对处于劣势,西贡对外的陆上交通线受到越共控制,变成孤立的危城。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常风行动美军舰艇分布示意图

由于美国担心北越可能会对西贡进行报复性血洗,在4月初就开始策划全面性的侨民撤离行动,并用C-130等运输机撤出美国人员和部分越南难民、基督徒、知识分子、资本家和孤儿。

1975年4月28日傍晚18时6分,变节的南越空军飞行员驾驶3架A-37攻击机,飞至新山一空军基地上空,并投下MK81炸弹,炸毁了数架军机,南越空军立刻派出F-5试图拦截,但未能成功。几架从新山一起飞的C-130运输机也报告说,有北越陆军用37毫米防空炮等地空武器朝其射击,同时也有零星的火箭和炮弹开始袭击新山一机场和内部的空军设施。这次炮击使C-130运输机一度暂停起飞,但在晚间20时又继续飞出。时任美军驻越武官的陆军少将史密斯通知疏散管制中心,会有60架C-130运输机在29日到新山一来撤走1万人。

29日凌晨3时开始,使馆区遭到北越武装多次炮击,数名士兵和几架美国空军第776远征空运中队的C-130E运输机被炮弹击中。因此,史密斯少将告诉美国驻越大使马丁应该终止飞机撤离行动,而展开“常风行动”,改用直升机撤走剩下人员。马丁大使起初不愿接受这一建议,还执意前往新山一机场察看形势,但在上午10时之后最终同意了建议,并于10时48分联络华盛顿,准备展开直升机撤离计划。于是在西贡时间10时51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发来了“常风行动”的执行令。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美军为承接更多难民而将直升机推入海中为甲板腾出空间

美军广播电台开始广播直升机疏散信号,听到该疏散信号后,在西贡各地的人群随即开始赶往西贡市内的各个集结地点,乘坐美军和美航公司的直升机,撤退至负责承担该任务的76特遣舰队和后来加入支援的“汉考克”号和“中途岛”号航母等海军舰船上,77舰队的“企业”号、“珊瑚岛”号航母,以及73特遣舰队也赶来支援这次行动。

第9陆战两栖旅旅长凯利准将和陆战队第4登陆团团长格雷上校,在UH-1“休伊"直升机上,目睹了北越军队对新山一机场的开火。降落后快速建立了临时指挥所,为即将进入的海军陆战队CH-53A直升机和地面警备部队做准备。

首批隶属于海军陆战队HMH 462直升机中队的12架CH-53A“海种马”重型直升机,海军陆战队4团2营的A、B两指挥队,F连和增援的H连陆续到达。第二批12架HMH 463直升机中队的CH-53A 重型直升机于15时15分抵达,还带了增援部队到场。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美国空军的HH-53 海上种马直升机列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

海军陆战队E连、F连、G连、H连外区防卫。15时40分,“常风行动”中首批运出的难民,由462中队的CH-53A直升机载离新山一。17时30分,凯利准将从新山一调了130多名陆战队卫兵,去西贡市区协助美国大使馆的行动。

19时30分,凯利准将指示所有队员撤入本部大楼,此后美军防线便缩小至本部和36号着陆区。20时30分,在新山一的最后一批难民已全部登机。22时50分,降落管制部队完成疏散后,凯利准将命令地面部队跟着撤出。4月30日凌晨,4团2营最后留守的陆战队员乘两架CH-53A直升机离开越南。

美国驻越南大使馆区是另一个主要接驳点。4月29日上午10时,陆战队使馆卫兵营营长基恩少校开始指挥部下锯掉使馆院子里的树木,以便CH-53A“海种马”重型直升机能够利用使馆区内的停车场起降。下午17时,第一架CH-53A直升机飞到美国大使馆。晚间19时后,由于从舰队方面听说天黑会导致直升机出动密度的减少,基恩少校下令将留在大使馆内的汽车停到降落区旁边,开车灯照亮地面以保证撤离行动可以继续。21时30分,基恩请马丁大使联袭白宫,要求将撤离任务延长至原先规定的23时之后。

4月30日凌晨2时15分,CH-46和CH-53A直升机的降落频率约为每10分钟降落一架,而大使馆方面估计还需19架直升机才能完成行动。现场仍有非美籍难民850名、美国人(含陆战队员)225名。凌晨3时,马丁命令基恩少校将所有难民移动到停车场降客区,也就是海军陆战队的最后防线内。3时27分,福特总统下令,表示之后出动疏散任务的直升机架次不得多于19架。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准备降落的CH-53A 直升机

凌晨4时58分,马丁大使终于搭上CH-46直升机飞往外海的“蓝岭”号。早上7时53分,HMM-164直升机中队的一架CH-46直升机将最后一批海军陆战队卫兵从大使馆屋顶载走,成为最后一架飞离越南的美国直升机,8时30分飞抵“冲绳”号两栖突击舰。“常风行动”在西贡结束后的不到5小时内,北越坦克就开入了美国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附近的街道。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参与常风行动的CH-46 直升机

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估计,“常风行动”期间的直升机出动架次为682次、累积飞行时数1054小时,而之前的疏散阶段,则有50493名各国人士离开越南。新山一美军的疏散行动持续了9小时,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共出动了50架直升机参与撤离,共计395名美国人、4475名他国公民(主要为南越民众)从新山一搭直升机离开。978名美国公民、1120名他国公民从美大使馆搭直升机离开。“常风行动”运出的各国人员共6968人,包括美国人1373名、南越及第三国人士5595名。美航公司和南越空军也载了许多南越平民赶上了76特遣舰队的船只。美军首位越南裔将军梁春越就是在这次行动中被一架CH-53A将其和家人救到“汉考克”号航母上。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参与救援的“汉考克”航母及海上种马直升机

可以说,如果没有CH-53A重型直升机,这次“常风行动”就无法成功,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地面部队而言,临时开辟出机降跑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时候,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海上种马直升机,除了在疏散救援中作用巨大之外,突袭和紧急投送任务也是它的拿手好戏,下一篇文章,我将会讲一讲CH-53A参与两栖投运的经典战役——美军“马亚克斯”号事件和CH-53D参与的“紧急暴怒”行动,感兴趣的欢迎持续关注。

四月常风——美军越战撤离中劳苦功高的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

图——CH-53D直升机执行任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