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中的女人林徽因(才情與智慧並行)

民國篇.林徽因

歷史長河中的女人林徽因(才情與智慧並行)

民國女子一定繞不開林徽因。用現在通俗的話說,此女子有顏,有才,嫁得又好。簡直就是人生開了掛。凡是當時有點名氣的男子都會和她沾上邊。

林徽因的人生軌跡就如一本《女神修煉手冊》

此女出生在素有人間天堂的杭州,為福建閩侯林氏。閔侯林氏是個顯赫望族,大家熟知的林則徐就出身閔侯林氏。林徽因的祖父林恂為光緒進士,曾留學日本,擔任過不少浙江的地方長官,後又擔任杭州知府。祖母遊氏也是名門閨秀,女紅詩書樣樣精通。

林家雖是書香門第,但到了林恂為這支分支時,已經落敗。 雖然若敗但猶如西方人的“貴族”血統,骨子眼裡的遠見和對子女的教育的重視,註定了林徽因的起點高與他人。

由於生母的原因,林徽因從兩三歲開始就由姑姑林澤民進行啟蒙教育。這位姑姑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個典型的學霸,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通。由這樣一位老師的薰陶,林徽因的美更多了一份知性美。

前面提到林徽因的母親,由於其本身的思想侷限雖然很美但最終沒能和其父親林長民成為舉案齊眉的靈魂伴侶,被冷落在一旁。 林徽因從小就把母親遭遇看在眼裡,她努力改寫自己的人生,避免重複其母的命運。

她學習認真,處事乖巧,細心照顧兩個母親與弟妹,成為了林家最受歡迎的孩子,父親也對她特別厚愛。在她稍大時便帶她開始遊歷歐洲,增長見識。歐洲的古典氛圍和文化底蘊不僅增長了她的見識眼界,氣度胸襟,還大大提升了審美品味。加上融合了骨子眼裡傳承的中國的古典文化。使她成為“民國女神”, 她的美不張揚,清麗脫俗,更為重要的是還有靈魂,而不是花瓶。

對於轟動那時期的徐志摩和張幼儀的離婚,後人對她的評說不一,這裡面的種種只有當時人明白,我們不加胡亂評論。

後來的她成為他人婦,他人母,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她重病纏身,生活困頓。女神依然是女神,骨子眼裡的貴族和民族氣概拒絕了去美國,要與那個苦難深重的祖國一起。

兒子梁從誡當時問林徽因,萬一日本人來了怎麼辦?她淡定的回答:“出門就是揚子江”。兒子再問:”那我怎麼辦?“ 林徽因稍作沉默便答:“到那時,就真的顧不上你了。”

而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建築學家,她和先生在那個戰火動盪的年代一起尋訪古建築,勘定建造年月,記錄數據,繪圖,照相,歸檔。完成了英文撰寫的不朽鉅作《圖像中國建築史》。但非常遺憾,因為此作寫於戰亂年代,很多手稿都丟失了。

新中國成立後,她又是國徽,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她與學生拯救了景泰藍。在十年動亂開始大規模拆除古建築時,她與先生為了保護古建築,四處奔走呼籲,哀求但還是無濟於事。她不無痛心疾首的說:“等你們有朝一日認識到了文物的價值,卻只能悔之晚矣,造假古董罷。”

1955年4月1日6點20分,女神永遠閉上了雙眼。《人間四月天》是她寫給愛子的詩。

後人因為她而永遠銘記《人間四月天》。

彩蛋:位於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設計者林瓔她的姑姑就是林徽因。大家有機會可以查一下林瓔的設計,也有她姑姑的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