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大秦的剋星——俠將公子信陵君(7)

主筆:江湖閒樂生

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王卻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來到了魏國大將晉鄙駐紮的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在友好融洽的會談中,信陵君掏出了那塊得之不易的兵符交給晉鄙,號稱魏王有命,十萬大軍移交信陵君接管,晉鄙須立即驗符交割,回大梁覆命。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圖:郭沫若劇作《虎符》

笑容頓時僵在了晉鄙的臉上,他狐疑的接過兵符,與自己的兵符合在一起,果然嚴絲合縫,確是真品無誤,並非山寨水貨。但晉鄙還是不信,並無魏王詔書,僅憑一塊兵符,就要他將十萬大軍交出,這是不是太輕率了?而且晉鄙認為自己並無過錯,又多年領兵,軍事經驗豐富,他想不出魏王為何要突然臨陣易帥。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圖: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杜虎符

於是晉鄙看著信陵君,慢悠悠的說道:“怎麼說我也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威猛大將,你讓我交軍我就交軍,那我的形象不就全毀了?”

呵呵,開玩笑,其實晉鄙說的是:“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似有不妥。吾意再行奏請於大王,方敢交軍。”

此言一出,友好融洽的氣氛頓時凝固了,晉鄙發現信陵君莫名的輕嘆了一口氣,然後只覺一股殺氣撲面而來,方要拔劍,信陵君身旁的大俠朱亥已從袖中抽出一把四十斤重的大鐵錘,飛起一錘砸在晉鄙的腦袋上……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帳中士兵及諸將救之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晉鄙老將軍的頭盔連頭均被砸成餅狀,鮮血與腦漿噴的到處都是,當場嚇的全部噤聲。

寫到這裡,我們可以約莫估計一下朱亥的身量。

古人寬袍大袖,經常把東西放在袖子裡,所謂“袖裡乾坤”,袖子就相當於我們現代人的包包,可以放筆記本電腦,也可以放名牌化妝品,朱亥拿把鐵錘放在袖子裡也不奇怪,但問題是那大鐵錘足足有四十斤重,要藏在袖子裡不被發覺,朱亥的身高臂長肯定非常恐怖,估計長得跟拳王泰森差不多。

看著這樣一個威猛蓋世的傢伙揮舞一隻巨大的鐵錘把人砸成肉餅,饒是身經百戰的晉鄙屬下諸將,也個個被嚇得魂不附體,半晌回不過神來。

信陵君走到晉鄙面前,看了看他那慘不忍睹的屍體,幾乎再次流出淚來。老將軍多年為國征戰,盡職盡責,忠心耿耿,威名赫赫,可如今為了合縱大業,卻不得不損失掉這位威重宿將,實在可惜!

當然,他的淚水不止為了晉鄙,也為了預定今日便要自殺殉道的侯嬴……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原來,當初侯嬴為信陵君策劃好了整個行動以後,便依依不捨的將公子送出城外,並將自己最後的決定告訴了信陵君:“臣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

信陵君吃驚的看了一眼侯嬴,但很快,侯嬴面對死亡那種淡淡的表情讓他釋然了。

侯嬴表面上是在說為公子死,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侯嬴是個有著獨立人格的高士,他是不會為了任何人死的。他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意志與信念,換句話說,侯嬴這是在用鮮血殉道!

後世有個叫譚嗣同的很好的解釋侯嬴的舉動,他在死前對梁啟超說:“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海外流亡,變法圖存,君任之。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是為變法而死,而不是為光緒而死。同樣,侯嬴也是為了合縱救趙而死,為了激勵夥伴而死,而不是單單為了信陵君而死。就像譚嗣同用自己的死亡激勵梁啟超等變法同仁,要他們繼續去追尋拯救中國的道路。

李敖先生說:他們本來可以不死,但他們選擇了死,所以他們偉大。

當然,也有些文人不這麼看。

陳懿《讀史漫筆》認為侯嬴之所以死,是懼怕魏王“收而誅之,故寧自殺以為名。”

鬼扯,侯嬴就不能逃跑嗎?他完全可以跟著信陵君去邯鄲生活。

徐中行《史記評林》則認為“侯生之死,世謂報公子,餘謂謝晉鄙也。”

更鬼扯,如果晉鄙乖乖交出兵權,那侯嬴豈不是白死了?就算他腦殼壞掉要為晉鄙殉葬,也得等消息明確後再死啊,幹嘛要“數公子行日而北鄉自剄”?

朱東潤又認為,侯嬴預料信陵君處於必死的境地,而“侯為賓客,有從死的義務”。

還有人認為,侯嬴是為了報答信陵君,並減輕或轉移信陵君負魏的過錯。

鬼扯中的鬼扯!還是李贄說的好:“醜哉諸儒之見,彼等豈知英雄之心乎!蓋古人貴成事,必殺身以成之;捨不得身,成不得事矣!”

總之,或許旁人不理解侯嬴的舉動,但信陵君是萬分理解的,因為他也是一個俠,只不過不是閭巷之俠,而是廟堂之俠罷了,此時此刻,國事為重,實在不是傷心的時候,於是他強忍淚水,高舉兵符,大聲道:“魏王有命,晉鄙謀反,故使吾誅之,而代其救趙,三軍安心聽令,不得妄動!”

信陵君在魏國威望極高,諸將又見晉鄙身死,內心恐懼,於是均俯首道:“惟公子令之!”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晉鄙死後,朱亥便在史書中失去了蹤跡,可能是太史公不知道他的結局,也可能是以後朱亥沒啥亮眼表現了,所以不提也罷。

不過在西漢劉向的《列士傳》裡,朱亥擁有了一個傳奇悲而壯的結局。

秦召魏公子無忌.無忌不行.使朱亥奉璧一雙.秦王大怒.將朱亥著猛獸圈中.亥嗔目視之.眥裂血出.濺猛獸.猛獸終不敢動。朱亥終不屈,乃自扼喉而死。

這也太誇張了吧!能把自己的眼睛睜大到濺血出來,除非朱亥演技高超自備血囊;猛獸看到新鮮活人卻不敢動,除非朱亥擁有能用眼睛點穴的功夫;最後一條朱亥自己把自己掐死也很扯,除非他功力高強,能一次性扭斷自己的頸椎。

呵呵,野史戲言,大家看過變算,不必當真。很顯然,朱亥也被後人給神化了,由於粉絲眾多,他的故居仙人莊也因此而改名為了朱仙鎮,宋朝時嶽武穆還曾在這裡大破金兵,不知道是否有藉助了咱們朱大俠的神威(正好岳雲也是使錘子的)。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至於侯嬴,他果然依照諾言,在信陵君到達晉鄙營中那天,面對著北方瑟瑟的寒風,用利刃割破了自己的喉管,自殺身亡。

俠者言必信,行必果,己諾必成,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今天死就今天死,晚一天死都不行!而侯嬴一介草莽,一生默默無聞,卻能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策劃這麼一場偉大的奪權行動,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千年後的一個夜晚,一個名叫李白的詩人在重溫了《史記公子列傳》之後,被這些古代俠客們悲壯的俠情感動到不能自已,於是他夜起狂歌,以劍為筆,在臥室的木柱上刻下了數行熱血沸騰的鏗鏘文字: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唐 李白《俠客行》

中國最早一大俠,十萬軍中殺上將,李白為他寫詩,最終自扼喉而死

自古文人都有一種俠客情節,君不見,一碗烈酒,半斤牛肉,烈馬浩歌,青衫磊落,仗劍直行,鋤強扶弱,這是每個熱血書生都曾做過的白日夢,相信你我都曾幻想過,李白也不例外。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觀點,沒有任俠精神的文人,只是政府的文狗而已,不算高品位的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