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在這個各種技術不斷髮展的時代,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那就是——能源。而地球上使用最廣泛的能源就是煤炭和石油資源,而這兩種資源現在也面臨枯竭的危險。所以,能源問題成了一個我們必須要去重視的問題。而像中美這樣的強國自然被寄予了厚望,就在這種關鍵的時期,中國的科學家有了一個重大的突破,讓美國欣喜不已,但是這位我國的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了!

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在當今這個社會,高樓大廈林立,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鋼筋混凝土還有玻璃,所以很多人就把主意打在了玻璃的上面,更加準確的說是應該打在了太陽光的上面。說到利用太陽光,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太陽能,可是用來發電的太陽能板不但成本高,佔地面積大,而且能源利用率也不高,所以根本無法大量的普及,或者是用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用電。

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想到了能不能利用玻璃,因為玻璃隨處可見,那如果照在玻璃上也能發電的話,我們的電能源豈不是用之不竭了嘛。所以人們開始從事發電玻璃的研究,在美國有著這樣的一箇中國的科學家,他在美國創建了一個研究中心,開始了對發電玻璃的研究。

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這項研究一經展開,並得到了美國的重視,認為它是能關係到未來國家能源的技術,可是默默研發了十多年之後,突然宣佈放棄在美國的事業,決定回國。因為他從前的研發沒有什麼實際進展,所以美國也就沒有挽留,可之後回到中國的他,卻一鳴驚人。

他的名字叫做潘錦功,在回到中國之後,他就利用在美國得到了經驗,開始在國內研究能發電的玻璃,但是因為在美國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進展,所以潘錦功只能開始重新創業,然後歷經了七年的摸爬滾打,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他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2017年,全世界最大單位面積的碲化鎘塗層發電玻璃被研製成功了。而他的知識產權完全屬於中國,潘錦功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他給了中國一個莫大的驚喜。這個能發電的神奇玻璃,就是將全透明的碲化鎘塗在普通玻璃上面,而一塊不到兩平方米的這種玻璃,每年就可以發260到270度左右的電量,也就是說,用上兩三塊就可以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這不得不讓人驚喜。

眼看研究有重大突破,美國欣喜若狂,我國科學家卻帶著技術回國

對於這件事情潘博士說:“感謝國家,給了我們報國的機會。感謝時代,把機會給了願意堅持的我們。”但是,我們更應該感謝他,正是因為有許多像他這樣一心報國的人們,才讓我們的中國越來越強大,也希望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能心繫祖國,努力為祖國爭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