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位“书坛怪才”不拘一格,做“中国好人”还做爱心善事


汪太银,1955年10月生于河南商丘,现居郑州。公益爱心使者,知名书法家。

汪太银早在1982年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在学习期间,他细心品味古代书画名师的佳作,探究汉柳奥妙之处,汲取李可染、郭传章、周吉等艺术家之精髓,精读董其昌、于右任、舒同之风,凭着自身天赋悟性与勤奋,凭着执着与创新,最终形成了钢筋铁骨般的汪体书风与厚重泼辣的汪氏画风。

汪太银被称“书坛怪才”,其人其艺怪之有四:贵妇之相,温文尔雅;思路敏捷,善画能诗;书体独特,变化如歌;唯美之作,长卷绝活。

2012年7月,汪太银闭门8日挥毫泼墨,书成老子《道德经》百米长卷,令人叹为观止。

此幅作品是汪体行草书法,精装卷轴长达108米,宽0.70米,字字灵动鲜活,行行俊美精彩,全文气势磅礴,淋漓酣畅,翰墨飘香,神韵飞扬,其润格价值高达百万元上,且填补了中原行草书法百米长卷的空白。

汪太银不仅是一位成绩斐然的书画家,也是一位极其关心公益慈善事业的热心人。

多年来,他将书法所得报酬几乎全部用于公益事业,被称为“爱心大使”。至今,已累计将20余万册字帖无私捐献给了各大专院校、社会各界人士,这令许多人大惑不解。他却风趣地说:“分享是一种乐趣,首先要做好人,做善事。”

2015年9月,汪太银登上中宣部与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成为中国文艺界首位荣登该榜的书法家。爱心书法家慈善创作投身公益,以字育人传播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