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島

編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著”,歡迎繼續閱讀。

這裡或許有個文藝片,這裡或許有個驚悚片。不知道你會悶到睡著,還是嚇得更睡不著。

注意:本文有嚴重劇透。

作為英國最負盛名的小說家之一,伊恩·麥克尤恩不僅是一名高產的小說家,還是一位才華出眾的編劇。他的很多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有些是他親自操刀編劇,有些則是和他人合作改編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小說改編電影都很難成功。究其原委,要看小說文本更偏重敘事還是側重主人公心理描寫。若是後者,改編電影的難度很大,成功者也是極少數。而伊恩偏偏又是那種作家,喜歡以一個人的生活和行業為主線,找到一個事件作為切入點,開始對人物的內心產生震盪,導致ta的生活發生偏移。有太多類似寫法的小說,但如若改編成電影,由於缺乏心理刻畫,影像文本很難把人物的性格、動機闡釋清楚。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左起:《時間中的孩子》、《贖罪》、《在切瑟爾海灘上》

提到麥克尤恩最成功的電影改編作品,還要屬2007年上映的《贖罪》(Atonement),不僅獲得了奧斯卡7項奧斯卡提名,還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獎。彼時,喬·賴特拍攝的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著名長鏡頭,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但之後的麥克尤恩改編作品,就鮮少有獲得更高殊榮、普及度又如此之廣了。但是“伊恩·麥克尤恩改編熱潮”卻並沒有退卻,反而越炒越熱。

算上去年早早公映的《時間中的孩子》(The Child in Time),2017年,總共有三部麥克尤恩改編電影,雖然《在切瑟爾海灘上》(On Chesil Beach)和《兒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都是今年才放映的。前兩部的口碑都不算太好,尤其是《時間中的孩子》,編劇壓根就沒有領會原著小說的含義。而《在切瑟爾海灘上》,也是把一部心理刻畫生動複雜的電影,拍成了一部非常尷尬的青少年兩性教育片。相比之下,《兒童法案》雖然也有人物動機不夠明確的缺陷,但至少是把故事交代清楚了,從電影的脈絡走向來看,也擁有非常高的還原度。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兒童法案》

《兒童法案》的故事根基,脫胎於英國的《兒童法》。這和我們國家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不太一樣,英國的《兒童法》是針對保護兒童利益的一套非常細緻的法律。在我們國家,我們始終認為父母最瞭解孩童的利益是什麼,而在法律面前,父母的意願有時並不代表孩子們的最大利益。在這部電影中,就提到了這麼一個案例:有一對信仰耶和華見證人教會的父母,從小培養他們的孩子信仰宗教,男孩亞當17歲時被發現患有白血病,醫院需要立刻為孩子進行輸血,但男孩的父母包括男孩自己,都出於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絕接受輸血,原因是根據上帝指示,血液是生命本源,不能受到外界任何東西(包括他人血液)的汙染。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菲恩·懷特海德飾演白血病男孩

在這樣宗教案例面前,孩童的利益究竟是活下來更重要,還是尊重他的意願,放任他自生自滅?由於這個孩子當時是17歲零9個月,即將成年,卻仍屬於法律規定的未成年範疇,這時,法庭可以根據法律判斷男孩的最大利益究竟是活下來,還是他的宗教信仰。於是,法官——同時是本片的女人公菲奧娜,在探訪了這個男孩之後,發現他聰明又有才華,生命對他來說前方還充滿未知數,他不應該就此結束旅程。他們在醫院裡談論詩歌和音樂,一起演唱由葉芝的詩歌改編的著名歌曲《莎莉花園》。菲奧娜做出了決定,強制要求給男孩輸血。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艾瑪·湯普森飾演法官菲奧娜

當法律介入人們的宗教生活領域,改變的不只是他人生的方向。中國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文化,我們其實很難理解男孩和他父母最初的決定。這也是《兒童法》所探討的東西,法律在面對兒童利益時,是可以凌駕在一切宗教、文化與道德意義(從“耶和華見證會”的教徒角度來看,輸血就是不道德的犯罪行為)上的。但是這個男孩,卻因為輸血獲得了一次新生,而他對此產生了巨大的信仰懷疑。他看到父母因為法庭判決輸血時,互相擁抱,喜極而泣,發現父母原來是希望他活下去的,只是礙於信仰的問題,不能自行阻止悲劇的發生,現在他們的兒子活了下來,他們認為他們並沒有違背自己的信仰,輸血是法律決定的,他們可以去責怪社會制定的規章,而不用受到背棄信仰的心靈拷問。而在男孩看來,這說明信仰的力量是多麼一文不值,它所倡導的禁慾苦行,隱忍受困,是多麼沒有意義,多麼反人性——因為父母的內心明明是希望他活下來的。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斯坦利·圖齊飾演菲奧娜的丈夫

在法律與宗教問題亂成一團時,女主人公菲奧娜的生活卻在被另一樁煩惱糾纏:她年過花甲的丈夫竟然有了外遇,還向她提出要自由婚姻,他要在婚內與其他姑娘自由戀愛,但是絕不會與菲奧娜離婚。一時之間,菲奧娜被婚姻問題攪得焦頭爛額,而另一邊,男孩卻把菲奧娜視為精神導師和他真正意義上的救世主。他已經對上帝產生了懷疑,菲奧娜成了他心中新的信仰。

《儿童法案》:孩童不是一座孤岛

男孩開始給菲奧娜寫信,寫詩,甚至離家出走,跟蹤菲奧娜到外省去。他告訴菲奧娜想和她一起生活。你很難說他們到底有沒有老少戀的感覺,有時候像一對母子關係,有時候像一對師生關係,又有一點曖昧不明。無論是電影,還是書裡對此都處理得很模糊——因為小說是以菲奧娜視角為主,很難徹底瞭解男孩的內心,我們只知道他信任菲奧娜,把滿心的希望全都傾注在菲奧娜身上。從書的角度來講,菲奧娜的感情變化主要是由於婚姻問題、性格吸引,還有她未能成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種種內在感情因素導致她受到了男孩的吸引。然而電影裡無法對她每一個心理活動一一展現,因此在電影中,雖然僅有一場男孩與菲奧娜接吻的戲,但卻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誰也不知道她是在哪個節點,突然從不停推拒男孩,變成不由自主接受男孩所描述的一切。

從職業角度來說,法官審理完一宗案件後,不宜與當事人有其他糾葛。法官不是一個可以感情用事的職業,感情容易影響他們的判斷力。這是菲奧娜犯的一個致命的錯誤,她一面受到職業素養的約束,不能接受男孩的提議,但偏偏是在親吻了男孩之後,將他送回家,從此陌路。男孩以為自己可以接近新的生活信仰,獲得救贖,迎來的卻是無情的推拒。一個失去了生活方向的男孩,他要怎樣去面對他的人生。男孩最後的決定是決絕而殘酷的,當他白血病復發時,已然是在他成年之後,這一次,他拒絕了輸血。沒有了《兒童法》的保護,他剝奪了自己的生命。

小說《兒童法案》是技巧嫻熟的,將法律、宗教、道德、婚姻、情感等熔鑄於一個人的生活切面中;但同時,它又是片面的,缺乏上帝視角的,我們只能從主人公視角去看待事情的變化。但在一部非懸疑電影中,這會給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造成不充分或者不明確的動機,導致故事的完整性受損。電影版的《兒童法案》吃虧就吃虧在這裡,他們沒有去補充說明文本未交代的話語(劇本的編劇就是伊恩·麥克尤恩本人),會給觀眾理解劇情造成很大的困擾。比如,男孩與菲奧娜之間的感情線索較為薄弱,菲奧娜的情感轉變也很突然、生硬。

但是《兒童法案》給我們提供了兩個很有趣的鑑賞之處。小說中,男孩亞當因為“兒童權益保護法”獲得了救治,但卻喪失了宗教信仰,這時法律卻不能為他提供自我重建,在價值觀受到衝擊的情況下,亞當最後還是選擇了死亡。所以法律在介入人們的社會生活之後,覆蓋面究竟要到什麼程度,才能真正地、徹底地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兒童法案》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但給出了表達兒童人權關懷意義方向性的暗示。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福祉、安康,是社會性的。孩童絕非是一座孤島。這就是《兒童法案》第二有意思的地方,亞當視菲奧娜為他的精神救贖者,而菲奧娜卻選擇了袖手旁觀(恰好是職業道德要求她這麼做)。如果兒童的利益像《兒童法》中表述得那樣,“兒童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那麼當菲奧娜對男孩亞當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時,她的冷漠與袖手旁觀則剛好是不符合兒童利益的。

每一個兒童的利益需要的不只是法律層面的,更是需要社會層面的全方位的關懷。伊恩·麥克尤恩針對《兒童法案》表達過一個觀點:宗教不允許好奇心,而他給予了亞當好奇心。雖然社會總是倡導沒有誰是誰的救世主,但對於沒有自我救助能力的孩子來說,希望他們的好奇心都能得到滿足,他們的信任都能找到依靠,不再被人輕易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