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衝鋒槍


M3衝鋒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二次大戰時期大量生產的廉價0.45英寸口徑衝鋒槍。於1942年12月12日開始服役,取代造價昂貴的湯普森衝鋒槍。由於外型像是替汽車打潤滑油的潤滑油槍,也叫M3黃油槍。

PPS-43衝鋒槍很可能是前蘇聯在二戰期間生產的3種衝鋒槍中最出色的一款,它最初是在列寧格勒被圍困的900天期間設計並生產的。因為物資無法從外面運送進來,因此該衝鋒槍被設計成只使用當時的現有機器和材料就能生產。中國曾生產過該槍,稱為53式。雖然二者彈匣容量相同,但PPS-43彈匣不能與常見的PPSH-41SMG彈匣通用。

該槍為38/44型衝鋒槍的簡化型號,區別在於槍機大小和擊針簧細節,於1938年首次生產,最初為1938A型。外觀上的區別在於沒有較早型號中機匣後蓋上容納復進簧的突起部。這款武器全部用於出口,購買者包括巴基斯坦、敘利亞、哥斯達黎加、伊拉克等國家。


 PPSH-41式7.62毫米衝鋒槍的是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槍。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托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直到40年代末,共生產了600多萬支。

該槍為葡萄牙制式武器,由葡萄牙研發,以其他幾種槍支為基礎,綜合了美國M3的槍托和發射原理以及德國MP40的槍機和基本結構。該槍結實可靠,和同時代的其他衝鋒槍一樣,可安裝刺刀。它在非洲廣泛使用,在各種起義者手中可發現其身影。由於被葡萄牙的殖民地帝汶島使用,該槍還可能出現在遠東地區。存在一種稍加改進的型號,標有M63圖案,後來被M1973所取代,後者安裝了帶孔的槍管護筒。這些型號的基本結構幾乎完全相同

 司登衝鋒槍是英國在二戰時期大量製造及裝備的9 × 19毫米衝鋒槍,英軍一直採用至1960年代。子機型司登Mark V衝鋒槍的生產旨在提高武器質量,提供一種比Mark II更優越的衝鋒槍。


Mark 2是五個型號中最常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槍共製造了約2000000把。它比Mk I的造工較為粗糙以降低造價,方便大量生產。不只配給英國軍隊使用,也曾大量空降給佔領區內的反抗軍使用,近至法國,遠至馬來西亞都有配備。

該槍是“消聲型司登”,最初是為秘密行動部隊生產的,但後來也裝備英國陸軍的巡邏部隊和突襲部隊。它採用Mark II的基本結構,但槍機更輕,槍管和消聲器採用一體化設計,可安裝在機匣內面以取代常規槍管。為防止燙手,消聲器外面包有粗帆布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