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奇詭、神秘、驚險、陰森恐怖、懸念重重、扣人心絃、想象力豐富......這些詞句常常被用來形容盜墓小說《鬼吹燈》及其衍生的影視作品。

的確,無論是劇情設計還是場面描繪,《鬼吹燈》小說的懸念感與想象力是值得稱道的。而近些年根據這個“大IP”改編制作的影視作品,也都在特效的加持下,以近乎逼真的效果還原著小說勾勒的盜墓世界。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諸如電影《九層妖塔》、《尋龍訣》,以及網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和《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都是根據《鬼吹燈》的故事改編,儘管質量不一,但給人的印象都離不開奇詭、神秘、驚險等形容。

倒是新上映的《雲南蟲谷》,雖然延續了《鬼吹燈》原著那種奇詭、神秘與驚險的特質,也包含了懸疑、動作、愛情等元素,但整體給人的感覺卻有了一股更為濃郁的冒險味道。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從“彩雲之南,藏龍之巔”交待的目標定位,到“琉璃通幽,眾生歸泉”呈現的地下暗河,再到“萬骨雲梯登金殿”描繪的險峻關隘,以及“風動仙闕玄九天”展現的壯觀古墓,“摸金小隊”遭遇重重險阻、奇蟲異獸,一路闖關,大有險象環生的冒險色彩,驚險而刺激。

儘管在觀看《雲南蟲谷》之前,大多數人還是會以“盜墓”的主題來建立觀影期待,但在我看完之後,我反而更願意以“冒險電影”的類型來理解它。要知道,“冒險電影”向來能給觀眾製造一種扣人心絃且層層深入的暢爽體驗,在跟隨主人公不斷遭遇阻礙與不斷解決問題的劇情推進中,完成一場刺激之旅。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比如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奪寶奇兵》系列,就曾以非常精妙的“阻礙設計”,令主人公印第安納·瓊斯不斷地遭遇困境,一次次地經歷著提心吊膽的驚險,又一次次地通過智慧與勇氣逢凶化吉,最終完成令人暢快不已的冒險之旅。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自從1981年第一部《奪寶奇兵》上映開始,截止到2018年,該系列已經制作了四部。每一部都圍繞大學教授、考古學家印第安納·瓊斯的冒險展開:第一部是尋找聖物“法櫃”,第二部勇闖“魔宮”,第三部尋找聖盃,到了第四部,則與特工展開了角力。這個系列算得上是斯皮爾伯格商業片色彩最濃的電影,但他並沒有處理得很隨意,而是用近乎天方夜譚式的敘事手法,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機關險境、神秘瑰麗的奇珍異寶以及濃郁的異國情調。

斯皮爾伯格嫻熟地運用懸念、動作、喜劇等元素,並融入歷史、地理、科幻、宗教等內容,將《奪寶奇兵》打造成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經典冒險電影系列,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甚至獵奇心。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國內也有類似題材的經典代表作,比如成龍的《飛鷹計劃》和李連杰的《冒險王》,就曾給觀眾製造了深刻的觀影印象。

兩位功夫巨星分別給自己的電影注入了鮮明的個人色彩:

《飛鷹計劃》不僅有精彩不斷的情節設計和動作設計,還融入了大量幽默詼諧的“功夫喜劇”元素,令整部影片既好看又好笑,還融入了大量的異域風情,令人眼前一亮;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冒險王》則通過“現代”與“民國”兩個不同時空的“穿越”設計,為冒險旅程增添了不少富有想象力的元素。加上李連杰硬橋硬馬的功夫以及金城武、關之琳、楊采妮等人或蠢萌或嫵媚的人物塑造,使得《冒險王》擁有了“雜而不亂”的豐富感,令人過目難忘。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隨著電影技術手段的不斷髮展,特效的出現讓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創意得以實現,也讓“冒險電影”的表現形式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奪命深淵》、《荒島餘生》、《極地重生》、《火星救援》等電影都曾給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觀看體驗,尤其是像《阿凡達》這樣的特效大片,更是讓全球觀眾大開眼界。

著名導演李安拍攝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實也算得上一部“冒險電影”,少年“派”漂流在大海上的旅程,就藉助特效手段,呈現了一幅幅令人歎為觀止的奇幻圖景。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平靜如鏡的靜謐大海,風暴雷電的突變氣候,五彩繽紛的海洋世界,海天相接的自然景象,美不勝收的海島風貌,夜空下大海與星星的交相輝映,以及飛魚撲面、海豚跳躍、鯊魚暢遊甚至巨大的鯨魚從海底躍出水面,美輪美奐的畫面看得人目瞪口呆,在給觀眾帶來視覺刺激的同時,還傳遞了關乎宗教信仰的心靈衝擊。

關鍵是,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真相,足以讓觀眾陷入回味悠長的思考之中,體會著“派”與“老虎”那一場冒險之旅當中的人性追問。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驚險刺激的劇情和奇詭壯麗的場面,往往是讓“冒險電影”大放異彩的重要法寶。而在有了特效手段的加持之後,富有想象力的畫面也成為了“冒險電影”不容錯過的看點。

《雲南蟲谷》便具備了這類“冒險電影”的核心優勢。雖然它的故事情節少了一些厚重感,但一環又一環的“闖關”設計令影片有了吸引觀眾看下去的驅動力。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作為“盜墓”題材的經典IP,《鬼吹燈》系列原著本身給讀者製造的巨大吸引力,就在於那些懸念叢生、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

作者天下霸唱精心鋪陳的情節脈絡,不僅融入了強大的知識面,還賦予了空前的想象力,將各種新奇元素雜糅其中,大大加強了文本的可讀性。而在改編成影像的過程中,

以導演非行為主的創作團隊在保障《雲南蟲谷》這個故事原有的核心框架之餘,還做了大膽的“抽絲剝繭”式處理,將一個龐雜難懂的故事呈現出一種相對簡單易懂的面貌。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即便故事劇情做了影像化的改編,也並沒有損害故事的完整性,相反,《雲南蟲谷》在兩個小時的體量約束下,依然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足以令觀眾收穫一次清晰的觀看體驗。

不過,原著讀者在觀看本片的時候還是會發現其中的不同,難免會有一定的不悅情緒,但也不必因此過多苛責,要給予影像改編一些理解。對於非原著讀者而言,《雲南蟲谷》雖然包含了不少“盜墓術語”,但也仍然能順暢地理解劇情的走向。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非行導演之前拍攝過《守望者:罪惡迷途》(由任達華和陳思誠主演)與《全民目擊》(由郭富城和孫紅雷主演),兩部都是劇情把控得很好的懸疑佳作。這次執導《雲南蟲谷》,也是投入了大量心思,將一個改編難度極大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條,充分展現了其紮實的功力。

影片在敘事上的層層遞進,一關又一關的阻礙設計,不僅製造了引人入勝的懸念感,更增強了影片的冒險味道。

除了劇情上的處理能夠大大增強觀眾的觀看興致,視覺上的呈現同樣能給觀眾帶來很強的吸引力。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樣,《雲南蟲谷》的文本包含了諸多奇詭壯麗的場景和物體描述:從暗流湧動的“地下暗河”到懸崖峭壁上的“萬骨雲梯”,從離奇夢幻的“天空浮島”到陰森恐怖的“獻王古墓”,從見血即瘋的“刀齒蝰魚”到密密麻麻的“石壁人蛹”,從兇猛暴烈的巨大蜥蜴到張牙舞爪的“霍氏不死蟲”,幾乎每一個場景和物體都融入了奇詭的想象力,用影像來表現,並非易事。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但電影成片在特效團隊的處理下呈現出了令人驚歎的效果:大到壯闊場景的表現,小到神秘暗河的勾勒,文本中描繪的那些奇蟲異獸與險峻地貌,都在影像畫面裡實現了高度的還原,大大強化了影片的冒險體驗。

印象深刻的就有「一群“刀齒蝰魚”撲向“摸金小隊”」和「“摸進小隊”甩開巨大蜥蜴登上“天空浮島”」那兩段戲,逼真的特效不僅製造了駭人的真實感,還在3D眼鏡的加持下造就了身臨其境的刺激感。

《鬼吹燈》系列最難拍的一部,《雲南蟲谷》做出了冒險的味道!

可以說,在沒有啟用任何一位“流量明星”的情況下,《雲南蟲谷》把錢花在了刀刃上,用高水準的特效呈現了一幅幅逼真場面,足以令其成為賀歲檔期裡最有大片質感的電影。

儘管演員們的表演水準不一,部分細節稍有瑕疵,但並未削弱影片整體的觀賞性。觀眾在銀幕上看這樣一部特效大片,還是能夠收穫到一番驚險刺激的冒險體驗。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