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辱罵老師,老師可以罵回去嗎?為什麼?

桃李芳園


你好,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有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非常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學生不能辱罵老師,其次老師更不能罵回去。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知識的海洋。老師的職責是帶領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最終游到知識的彼岸。教師和學生在海洋裡糾纏,廝殺,對雙方都不好。

我認為,對教師而言,預防問題的發生更有價值。也就是,做到讓學生不辱罵教師更為重要。

教師如何走近學生心靈,讓學生喜歡你,敬佩你,愛戴你呢?

一、一顆有愛的心

惟有愛的教育,才是最實效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最值得倡導的教育。

許多老師會說,我真的是愛學生,我用愛來對學生了,但是這些學生太頑劣了!

那隻能說明老師的愛不夠。

老師的愛,是有期待的,是有條件的。學生要要好好學習,要認真完成作業,要遵守校紀校規,老師才會去愛。往往,這種期待和條件,剛好是部分學生達不到的。

真正的愛,是包容的,是零起點的,是沒有期待,沒有要求,沒有條件的。

教育雖紛繁複雜,我建議教師都要擁有一顆和平,有愛的心,讓整個人隨時保持在愛與和平之中。

教師讓自己和平有愛的方法,第一,經常做深呼吸。第二,經常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

堅持一天,可能不見效果,堅持一個周,也可能不見效果,但堅持上一個月,你會發現,你的心柔軟來了,你的語言溫柔起來了,你周圍的磁場強大起來了。

愛有一種非常神奇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學生卻能感受得到。

二、一顆包容的心

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誤中不斷成長起來的。

回想我們小的時候,不也是犯了許許多多的錯誤才成長起來的嗎?

學生都是一些很小的問題,是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要能包容學生的錯誤。

特別是上初中的學生,有了強烈的自尊心。如果教師當著全班同學,採用殺雞嚇猴的處理方法,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學生為了維護自尊心,就會發生辱罵老師,牴觸老師的行為。

三、延遲處理法

當發現學生犯錯誤時,學生和老師雙方都處於情緒高漲期。建議教師採用“延遲處理法”,不要急於去處理問題,先把這個問題擺一擺。

我們下課以後再來處理。
老師現在沒有時間,等我有時間,我再請你們過來。

等待雙方情緒平靜下來,再來處理問題,就可以避免對抗的產生。

一般教師在處理問題時都會先入為主,掌控著處理的決定權。

我建議教師嘗試著把問題的主動權放給學生。第一,適時給學生一個臺階下,學生內心會非常感激你。第二,學生對自己選擇的處理意見,會非常樂意去做。第三,這樣的教育更人性化,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身為教師的職責,是要預防惡劣事件的發生。如果教師有愛心,有包容之心,再採用延遲處理法來處理學生問題,絕對不會發生學生辱罵老師的現象,教師也不用糾結到底要不要罵回去。

謝謝你,我愛你!


遇見淨心


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老師不必去罵學生。因為,你被狗咬了一口,難道你也要把狗咬一口?這種情況,要與孩子溝通,與家長溝通。教師,有時嘔氣可以,但不可小肚雞腸。


德鄉晚舟


作為老師,我認為學生無論因為何種原因,在何種場合辱罵你,你都你要罵回去。原因如下:

第一,學生是被教育的對象,他的成長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允許他們犯錯誤,包括學習上或者其他方面。

第二,如果在課堂上當眾辱罵你,哪怕你覺得特別委屈,也不能當眾罵回去。如果是未成年學生,他心智又不成熟,你在課堂上罵他,他會做出令你想不到的事,會讓你下不來臺,那你不光覺得難堪,而且在其他學生中的威信也會大大降低,學生也會覺得你素質低。遇到這種情況,哪怕你再生氣,也要強迫自己冷靜。等到下課,或者過一兩天,等這個學生冷靜下來了,你再找他談,也許效果會更好些。

第三,如果在課堂外,學生辱罵你,你就更不把他當回事。在這種情況下,直接選擇無視他,讓他找不到存在感,他也會覺得無趣了。

第四,如果他不是當眾辱罵你,在背後罵你的話。作為老師,首先自省是不是有些地方真做得不好了 或者委屈他了,如果確實是的話,找個機會和他側面聊聊,消除他心中的困惑,這樣效果會更好些。如果他是無中生有地罵你,不理他,儘量少和他正面衝突,防止遇到突發性事件。

作為教師,在處理還學生的關係上,一定要冷靜,要有智慧。這樣就保護學生,也保護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