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活著就被寫進教科書的天才,養活了上億人民,他是中國的驕傲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小李品歷史。古人言,民以食為天;在軍者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古代開始,統治者就大力推行農業發展,要檢驗一個國家能否安定,糧食的產量成了唯一檢驗的標準,從小我們就背誦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的珍貴與重要性是節儉的中國人從古至今都無法忽視的。但糧食與水不同,它不屬於大自然的饋贈,而是需要勞動人民自己種植收穫的,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耕地面積有限,很多人慢慢吃不上真正的米飯,解決溫飽問題,變得日益重要起來。

他是活著就被寫進教科書的天才,養活了上億人民,他是中國的驕傲

有這麼一個人,他敢於挑戰自然規律,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其人生大多數時間都留在了田裡,為我們創造出一個奇蹟,一個屬於人類的奇蹟。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家喻戶曉的袁隆平教授了,今天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他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出生在北京,有著活潑而嚮往自由的性格,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對自然充滿敬畏與熱愛,19歲那年袁隆平到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習,而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未來的人生就是與這個專業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他是活著就被寫進教科書的天才,養活了上億人民,他是中國的驕傲

1953年8月,23歲的袁隆平於西南農學院的農院系,後來到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教書。原以為自己這一生大概都會在這樣教書育人的日子中平凡度過,誰知三年的經濟困難時期,給了全國人民巨大的衝擊,身為一個農學系的研究者,袁隆平尤其痛心。看到自己的同胞們都食不果腹,他就明白了自己要做點什麼。在1960年7月,袁隆平在農校實驗中,意外發現了一株系特殊性狀的水稻,這株水稻結出的麥穗要比一般水稻多出許多,袁隆平突發奇想,如果所有的水稻都能和這組水稻一樣,這麼高的產量的話,那將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啊。

他是活著就被寫進教科書的天才,養活了上億人民,他是中國的驕傲

這樣的想法一旦在他腦海中種下,就無法移除它,雖然利用該水稻實驗結果並沒有得出他想要的結果,但正是因為如此,袁隆平才與這株天然雜交水稻叫上了勁。想要培育人工培育雜交水稻,這在別人眼裡都是異想天開的,而袁隆平不顧他人的質疑,幾十年如一日的在田間種植研究,開始的4年,共4株成功繁殖的1~2代,這就直接打破了外國科學家米秋林和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雖然在後面的實驗中歷經重重困難,但是最後袁隆平拿出了自己的成果,成功培育出了新型雜交水稻,解決了上億人的溫飽問題。讓我們對他致敬。

他是活著就被寫進教科書的天才,養活了上億人民,他是中國的驕傲

好的,今天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收看今天的小李品歷史,歡迎大家點贊留言,小李會在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最新的歷史新聞,我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