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期,毛利家為什麼沒有在本能寺之變後爭天下?

用戶3494409252


因為本能寺之變時的毛利家根本就沒有能力追擊秀吉,更別提奪取天下了。



現實畢竟不是遊戲,下面就來詳細分析一下為什麼。

毛利家與織田家

毛利家在信長上洛之後,與織田家是保持友好關係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毛利家最終加入了討伐織田信長的行列中。

在天正年間,織田信長的敵人還有很多,尤其是東國的武田、上杉兩家,石山本願寺等等,因此織田信長一直在尋求與毛利家的和談,毛利家其實也意識到了兩家交兵的壞處,著手與織田信長推進和談。


在這期間,羽柴秀吉成功調略了原從屬毛利家的宇喜多家,使得織田家與毛利家在西國的天秤出現傾斜,毛利家陷入劣勢,雙方的和談破滅。不過,在這之後毛利家與織田家的交戰不再舉著打倒信長的旗幟,而是攻略被織田家調略的國眾,為將來可能到來的談判爭取籌碼。因為秀吉調略宇喜多家並未受到信長許可,因而宇喜多家遭到毛利家攻擊時,織田家並未派出援軍。

直到天正九年年末,武田、上杉日漸式微,本願寺投降,北條臣服,大友、島津在織田信長的調解下有議和可能,並且島津家還稱呼信長為“主公大人”,信長也示意兩家和談後一同出兵攻打毛利家。另一方面,毛利家的鳥取城也被秀吉攻略,而毛利家對宇喜多家的攻略卻遲遲沒有進展。

此時織田信長認為同毛利家和談已經沒有必要了,在秀吉的請求下,表示次年秋天自己會親率織田軍支援宇喜多家,攻打毛利。


然而,天正十年(1582年)正月,宇喜多直家逝世,隨後群龍無首的宇喜多軍大敗於毛利軍,宇喜多領國接近崩潰邊緣。在這種情況下,織田信長下令羽柴秀吉先行出陣救援宇喜多家,攻打毛利家的備中國。

在羽柴秀吉包圍了備中高松城以後,毛利家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出陣。此時毛利家背後有大友威脅,領內叛亂不斷,出陣著實是迫不得已。

然而,織田信長在出陣前命喪本能寺,讓事情迎來了轉機。

毛利軍為何不追擊秀吉?

毛利家以割讓五國、讓渡高松城為條件和談,這說明此時毛利家為了和談已經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另一方面來說,毛利家為了續存,已經快彈盡糧絕了。


通說裡都說,毛利軍的主將吉川元春主張追擊,小早川隆景反對,其實這並沒有實質上的證據,反而,此時高松城附近道路泥濘,不利於軍隊追擊。並且羽柴軍雖然撤軍,西國從屬織田家的宇喜多等許多軍勢卻留下殿後,毛利軍能否擊敗這些留守軍勢都不一定,更別談追擊秀吉了。而且,毛利家背後有大友家的威脅不說,鎮壓領內的叛亂也是當務之急,不可能任由領內動亂遠征追擊秀吉。最關鍵的一點,此時瀨戶內海的制海權已在織田家手上,最便利的後勤路線被斷,毛利軍在備中國的軍糧早就告竭,如何有能力追擊羽柴秀吉?


對毛利家來說,此時鎮壓叛亂、穩定領內才是首要任務,追擊秀吉的話,能否突破宇喜多軍等軍勢,又能否成功追上秀吉,再擊敗秀吉呢?這實在是太難了,風險太大。再加上雖然織田家內亂,但是織田信長生死未卜,貿然追擊秀吉必然會讓兩家和談破滅。要知道織田信長這時候已經有消滅毛利家的意思,一旦撕毀和議,信長萬一沒死在本能寺,毛利家基本就告別日本列島了。等到明智光秀戰敗以後,基本上織田家大局已定,毛利家也不敢輕舉妄動。

綜上所述,毛利家追擊羽柴軍是弊大於利,因此才沒有追擊秀吉。


指尖看日本


簡單說說

這是背景:

毛利家原本只是一介國人,在毛利元就時期領國極速擴大,吞併了尼子、大內等家族的地盤。在毛利元就死後,其孫毛利輝元在叔叔小早川隆景與吉川元春的輔佐下也挺太平。但是正如前面所說,領地極速擴大導致家臣雖然眾多,但是許多現為毛利家臣的原尼子、大內家臣的忠心就不敢保證了,太平時還可安安穩穩,一到戰時即便背叛毛利家也不奇怪。


原本毛利家與織田家關係還算不錯,但是天正四年時,被織田信長流放的將軍足利義昭來到了毛利領內,同時織田家的擴張引起了毛利家的警覺,最終毛利家決定擁戴足利義昭對抗織田家。

本能寺之變時毛利家的情況:

此時的毛利家,已經是孤家寡人一個。東邊,此前還可仰仗的盟友武田家滅亡,本願寺降服,北條臣服織田,上杉家日薄西山,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西邊,九州方面,大友家與織田家關係一直很好,天正七年,織田信長推舉大友義統任官,還許可其攻略毛利領下的周防、長門二國。


西國地區,別所長治、荒木村重叛亂被織田平定,原本位於毛利與織田之間的宇喜多氏降服織田方。

原本舉兵攻打信長的大義名分幕府將軍足利義昭,也因為信長勢力的壯大,即將統一天下成為天下人而越來越沒有名分,一旦信長建立新的公儀,那麼足利義昭就一文不值了。

可以說,毛利家已是孤家寡人,家臣在面對羽柴秀吉的調略下也紛紛離反。備中高松城被羽柴軍包圍,危在旦夕,可是儘管如此,毛利家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兵,否則棄家臣於不顧,很容易就會失去家臣們的信任。況且,羽柴秀吉已經邀請織田信長親自出徵,也不得不派兵應對。

毛利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織田家的,局勢很不樂觀。

毛利軍為何不追擊:

羽柴秀吉得知本能寺之變,將此事隱瞞,與毛利家議和。備中高松城開城投降,守將切腹,割讓五國領土。作為條件,秀吉承諾會在信長面前力主保護毛利家的存續。


在毛利元就給兒子毛利隆元的一封書信中提到,如果備後國的支配產生動搖的話,寧可犧牲備中國保存備後國。此時與羽柴秀吉議和,雖然沒有救下備中高松城,但是不算違背祖訓。

而追擊呢?

首先毛利軍此次出陣實屬被逼,即便信長不出陣西國,秀吉一己之力也能攻下備中高松城,而議和條件裡,竟然有割讓五國,並讓秀吉在信長那裡力保毛利家,足以見得此時毛利家已有服軟的傾向了。


其次,羽柴秀吉與毛利家已經簽訂和約,且道路泥濘,不適合追擊。

再次,毛利家此時內部領地尚且不能保證穩定,無力追擊。

最次,羽柴秀吉雖然撤軍,但是西國仍然留有宇喜多、南條等羽柴方的軍勢防守,秀吉是不可能背後不留一兵一卒防守毛利家的。那麼,綜合以上幾點,毛利軍士氣如此低落,要是追擊,是否有決心能打贏留守的羽柴方軍隊?打贏還好,若是打輸了,丟人不說,此時信長生死未卜,悍然撕毀和約萬一織田家秋後算賬,這原本談好讓毛利家存續的生意豈不是吹了。


伊勢早苗


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其實告訴各位一個小秘密,橋本對日本歷史,特別是戰國的歷史有很深的研究。


毛利家在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家族,可謂人才輩出。從一個一般的庶出家族,成為雄霸中國地區(岡山地區)的雄主有很多的故事。從一個是安藝地區的豪強家族,慢慢地成為安藝地區最大勢力,與當地的山名,大內氏等大勢力爭奪統治權。但是忍字為上,就在大內氏與尼子氏之間發生爭奪之時,毛利家的家督由毛利元就擔任,他對內肅清叛亂的家臣,對外聯絡鄰域內的有力勢力,小早川氏,吉川氏都成為毛利家的盟友,最終在嚴島之戰中戰勝了大內氏,勢力從中國,四國擴張到九州,完全具備了抗衡織田信長的實力。


看到毛利家的勢力不斷擴大,就在聯合德川氏消滅了武田家以後,織田信長即命令豐臣秀吉發兵征討中國的毛利家,因為雙方的戰力相當,戰鬥呈現膠著狀,同時,明智光秀髮動了本能寺之變,殺死了主公織田信長,並且還秘密發信給毛利,要求聯合一起消滅秀吉,但此信卻被豐臣手下截獲,豐臣知道以後,馬上決定要求與毛利媾和,雙方很快達成了和解協定。毛利方並不知道京都發生的事情,實際知道也是在豐臣軍中國大返還後3天的事情。這是毛利家的情報不準確,以及戰略上的判斷有誤造成。


在豐臣消滅了明智家勢力後,毛利輝元就著手建造廣島城,並且放棄了統一天下的夢想成為豐臣秀吉手下的五大老之一,一直對豐臣家族忠心耿耿。這樣的改變是毛利知道了自己家的實力後做出的明智決定。因為毛利家認為只有與豐臣家同命運才有未來,這才有了毛利成為西軍主帥與德川家在關原一戰,結果是,因為毛利家的盟友小早川的叛變,大敗。戰敗後,毛利家的地盤被剝奪,遷往長門,周防等地,變為三等諸侯。


但是在戰國時沒有爭奪天下的毛利家的長州藩,卻在明治維新時,出了吉田松陰,高杉晉作,桂小五郎等人才,這些人的出力,徹底推翻了德川幕府,變相奪下了天下,也圓了數百年前的毛利家的夢想。


橋本看日本


總感覺自從毛利元就一死去,新任毛利家當主就喪失了果敢精神,連續失去了本能寺與關原兩次改變天下的機會,另外感覺在毛利元就逝去之後,所謂毛利兩川已經有點壓不住了,都在謀劃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主家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棋子。本能寺中力主與秀吉談和的小早川隆景之後獲得了和主家毛利家一樣的豐臣五大老地位,而關原之戰中小早川家再次從主家任主帥的西軍臨陣倒戈到東軍,決定了戰鬥的勝敗,而吉川經家有樣學樣,也加入了倒戈大軍,並在此之前西軍佔優的情況下就磨洋工擋住友軍前進的道路。同床異夢的分家外加英明不再的領導人讓毛利家多次喪失機會也是意料之中。


歷史長河中的鵝卵石


這個和毛利發家史以及地理位置、人口都有相應的關係。毛利的兩川發家,其實就是連哄帶騙,靠著大內,秋月幾家相互內鬥,逐漸蠶食慢慢逐鹿中國地區的。由於創始人的政治理念就是制霸一方,所以其家族在後期的政治鬥爭中的主旨也是不銷番跟誰混都一樣,所以能保持長盛。其二,其地理位置主要是遏制了九州的上京之路,所以長期以來全消耗在和九州互鬥之上,加之經濟重點在內海延岸,長期被各類海盜騷擾,使其一直和四國地區紛爭不斷。其三,在抵禦猴子時期,碰到這個三光鼻祖,經濟摧殘嚴重、大量名將陣亡,番內人財皆空。其四,猴子勝利太順,明智敗的太快,京畿地區勢力等於白送。雖然,清州會議之後猴子並沒有全部掌控織田地盤,但其命令羽柴秀長帶著18萬人(裹挾毛利家)統一了四國。而毛利又少了個翻盤盟友,自然更加老實了。隨著北陸的勝利殘嶽7本槍名震日本。後來那怕是長久手輸給了烏龜,但烏龜都得憋著認慫。在接著東國的越後之龍也降服了,獨眼龍也歸順了,只有種田派讓其亮了下肌肉就滅族了。毛利家在沒有機會囉嗦了。但是到猴子死後的關原合戰又得瑟了一下,結果又尿了。從此毛利家被邊緣化


臥床俠


這是要考究到日本戰國時期的歷史,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各有說法,簡單點就是以假設的方法來分別舉例解決,但首先就是你對當時的歷史狀況有所瞭解,不然說太多也只是空談,有根有據,不能憑空捏造。

根據問題下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值得懷疑的點,毛利家最上去就可以保證抗衡得過豐臣秀吉嗎?我覺得未必。當時豐臣大反攻時已經消滅了明智光秀,最後也掌握了織田家,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如果貿然追擊可能反倒被埋伏,我想這可能毛利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接下來就是這個德川真的有可能斷了毛利家的後路,德川確實真有點太謹慎,但這不能作為德川會不會出兵的判斷條件,很多戰役只因為個人的猜測而導致失敗。

再者我認為在當時來說,豐臣秀吉已經是順應了歷史趨勢,處在一種順風的好態勢,勢力範圍在不斷增大,毛利可能實力已經無法與之相比較。

最後我認為毛利在當時可能根本沒有看到這個大好時機,或者是內部決策的誤判而導致錯失良機,這都是有可能的。還有就是,毛利還是有後顧之憂的,但具體是什麼就不清楚了。


方圓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全局來看。

我們來看當時政變爆發之後,有能力,有可能奪取政權的人。

首先,明智光秀。明智光秀為什麼要搞事情一直也沒個說法,但是看他之後的動作想來是想多去政權。

但是這個哥們混的有點慘,就連他女婿和親家都不幫他,所以他前前後後一直是耍光桿司令,想要奪取政權也沒戲。

下一個,柴田勝家。當時鬼哥正在和越後上衫打架,聽說消息本來也想搞一個“越後大返還”,結果越後根本不給他機會。

真以為軍神死了上衫就好欺負了?

下一個,德川家康。這個傢伙當時在大阪堺瞎溜達,聽了消息馬上回去搶地盤,等再回頭從鳴海出兵的時候,猴子都把明智光秀咔擦了,

最後再說說毛利家。其實是有機會的,只不過很渺茫。

問題出在猴子秀吉陰差陽錯的得到了密報,先一步知道了大魔王已死,所以用了個瞞天過海,不僅逼著守城的宗治切了腹,還順利的和毛利家議和了。

如果按照明智光秀的安排,毛利家先得到了消息,那麼秀吉可能和柴田一樣被扯住後腿。如果一切順利,毛利幹掉猴子,再發兵去京都平叛,也許可以。

但是那時候,鬼哥也回來了,家康也出兵了,毛利家……唉算了,能活下來就很不易了好麼,為什麼你還要逼他們?


四爺的歷史觀


毛利家沒想象的強大…毛利控制的安芸,長門,石見,備後等地區在戰國時代屬於邊緣地帶。土地貧瘠,多為山地,人口數量也較少!比起近幾而言,經濟實力不足!主要靠石見銀山等領內的礦藏支持,而且受技術水平限制,無法大規模開採!所以即便在收到羽柴秀吉攻擊時都只能以防守為主。秀吉當時僅有播磨,但馬兩地但在得到宇喜多家以及美作等地尼子家殘部支援的情況下都敢於強攻毛利…毛利家的實力可見一般!而且毛利家後方也不穩,九州地區的大友當時正是最強時期,大友義鎮也是野心勃勃計劃進出本州…毛利家何嘗不是腹背受敵?所以毛利家即便後來弄清了羽柴秀吉議和,退兵的真實原因,也選擇了遵守協議並靠攏秀吉的戰略決策!而事實也證明,小早川隆景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避免這趟渾水的同時,保存了毛利家的實力。並在桃山時期讓毛利家的實力還有所擴張…若非關原之戰家族內部分裂還有錯誤決策,毛利完全有能力在秀吉死後跟德川掰手腕的!對毛利而言,關原的機會遠比本能寺那一次的機會大。可惜當時的毛利家空有實力,卻缺乏優秀的領導者!而且“毛利兩川”體制內部矛盾重重…無法統一意見!吉川,小早川的陣前倒戈,最終便宜了德川家康…


天之重雲


最新的考證發現,當時毛利家物資匱乏,豐臣秀吉在撤退前,甚至在和毛利交戰時,就已經把毛利家的後期物資都耗光或買光了,毛利家鐵炮沒火藥,戰馬沒糧草,所以沒法追擊。當然不會背後捅刀。等豐臣秀吉滅了明智光秀,毛利家更沒實力對抗物資豐厚,霸佔京畿地區的秀吉了。


實習劍聖



要不是織田信長突然被明智光秀暗殺,差點就一統日本。織田信長雖死,但織田兵團是當時日本最強武力,何況織田政權佔有日本核心地帶,控制著天皇,掌握中央政府,如同曹魏,曹操雖說病死,天下遲早歸於曹魏政權。豐臣秀吉趁機奪權,利用織田信長的政治遺產,最後掃平諸候。毛利家,一來地處南方,佔地雖說廣大,不過西南蠻荒,不是日本政治中心。二來毛利元就死後,毛利家無英明的領袖,內部爭鬥,毛利輝元號稱宅神,根本管不住幾個叔叔,毛利家實力大而不強,不足掛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