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副攻是傳說,顏妮多年沉淪是中國排壇之憾,誰將是下一個她?

在中國女排問鼎世錦賽失利之後,球迷們總喜歡懷念以前的“四大副攻”,也就是薛明、馬蘊雯、徐雲麗、楊珺菁,認為她們才代表了中國女排副攻位置的輝煌頂峰值。其實在國際排壇及國際球迷心目中,並不存在所謂的中國女排幾大副攻一說,幾大副攻的稱謂只是中國球迷及個人粉絲們的一種說辭,而她們的彪悍其實也只有現在的球迷懷念出來的。而在2018世錦賽上榮獲最佳副攻的老將顏妮在其堅持的職業生涯晚期才獲得肯定,除了感謝主教練郎平器重、顏妮個人堅持之外,我們更應該對當時的幾任主教練都對她不屑一顧而感到遺憾和惋惜,中國排壇在用人層面或許應該整體反思。

四大副攻是傳說,顏妮多年沉淪是中國排壇之憾,誰將是下一個她?

其實在當時那個階段,所謂幾大副攻的攔網並不好,相反還很弱。只不過早在陳忠和時代,就重點培養了馬蘊雯、薛明、徐雲麗3人,而後來幾位主教練也隨波逐流罷了。由於倫敦奧運週期主攻和接應整體有短板,所以副攻的進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補充進了楊珺菁,但就攔網而言,這幾位副攻一樣很弱。就拿當時幾支亞洲隊來說,就可以當作她們攔網的一面鏡子。2010年世錦賽,幾大副攻集體被被韓國隊打的找不著北,0:3失利,攔網得了1分;倫敦奧運會1/4決賽日本隊就明晃晃的主打1米85的木村和1米78的江畑,但是兩人最終分別砍下30+,最後中國隊整體攔網比平均身高1米7多的日本還少了一分;2013年亞錦賽半決賽也是這“幾大副攻”,被1米75的奧努瑪打出人生巔峰得了33分。季軍戰連韓松伊和金熙珍都打出了人生巔峰,馬徐楊三人後三局根本攔不住。

四大副攻是傳說,顏妮多年沉淪是中國排壇之憾,誰將是下一個她?

當前的副攻袁心玥確實在攔網環節稍弱,但幾年後她退役了或許又是一批懷念追憶的球迷,就跟現在的球迷呼喚沈靜思回來一樣。其實與其追憶,不如去發現和期待。就像老將顏妮,她其實一直保持了很強的水準和狀態,在聯賽中無論是攔網還是進攻都有不俗表現,只是陳忠和、王寶泉、俞覺敏、胡進等人都看不上她,始終不得重用罷了。惟獨2009年的蔡斌,在執教中發現了幾大副攻的問題,尤其是移動攔網都很薄弱和不足,因此在後期的東亞運動會給予了顏妮以及陸倩、楚金玲、趙雲等人機會,執行“兩邊拉開中間加壓”的戰術,顏妮表現很好,可惜隨著蔡斌的下課,顏妮也失去了機會,那年她22歲,正值巔峰期。在如今這批新人副攻中,1米95的王媛媛和1米93的王辰玥都有顏妮的影子,雖然兩人目前都有傷在身,但是論攔網技術和天賦,國內就她倆最強,而進攻其實都很有成長空間,所以她倆都是補充顏妮退役後的最佳人選。只希望她倆能複製顏妮的傳奇,而不再重演顏妮悲喜交織的職業生涯,畢竟運動員的黃金時代很短,而中國女排還沒到隨意揮霍天才球員黃金時代的階段。無奈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四大副攻是傳說,顏妮多年沉淪是中國排壇之憾,誰將是下一個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