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吃淡水魚嗎?

格陵蘭的魚


第一,淡水魚普遍土腥味重,料理起來比較麻煩,加上西方過去調味料理方法也沒有那麼複雜,所以淡水魚自然不太受歡迎。外國人不懂烹調。

第二,近代歐美工業化發展,造成了河流湖泊的大規模嚴重汙染,淡水魚也不適合食用。時間長了,如今歐美恢復了山清水秀,但養成的習慣也難以再改變了。外國人害怕魚汙染。

第三,淡水魚大多有很多的魚刺,吃起來並不容易,西方人的刀叉並沒有筷子在這方面好使,再加上歐美人快餐式的生活,淡水魚也逐漸被踢出了菜單。魚吃起了太麻煩。歐洲人一般不喜歡吃淡水魚。

第四 據說淡水魚含有寄生蟲,這個說法的前提是歐美人的飲食習慣,相比中國傳統飲食,其中一大缺陷就是他們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東西。中餐生食的東西屈指可數,很多東西要烹飪到根本看不出原料的是什麼的地步,但在淡水魚烹飪這項中就沒有這個擔憂。實際上,淡水魚中確實含有比海魚中更多的寄生蟲,包括絛蟲、裂頭蚴、肝吸蟲等,中餐處理的方式是超過100攝氏度烹飪,而且火鍋、清蒸等做法時間往往超過十分鐘,經過這樣處理的寄生蟲基本毫無生存下來的可能。淡水魚的體內滲透壓環境比較類似人體 所以很多寄生蟲可以共存,海水魚滲透壓環境不同寄生蟲對人無作用。


大風起兮偶飛揚


我們通常印象裡,“歪果仁”既不愛吃刺多的魚,出於餐桌禮儀,也很不善於吐刺兒。最常吃魚的形式大概就是“炸魚和薯條”了。其實,歐洲人也是吃淡水魚類的。那是因為:齋期不能吃肉,只能吃“非肉”的魚,但內陸國海魚很少,只能吃淡水魚


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歷法對中世紀飲食影響頗深。當時的教會規定了相當頻繁的齋期一年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施行齋戒。通常是週三、週五或降臨節等重要日子;大齋期的六個星期,每週五、週六以及重要節日的前夕,都禁止教徒們食用肉類。人們認為有節制的食用肉類和乳製品,可以抑制性慾和內心的貪婪,由此達到精神的昇華和靈魂的救贖......


這對平民而言,其實不難辦到,畢竟肉食不常吃到,但對貴族們來說,齋戒無疑是一場苦修。即使在宗教氣氛濃厚的中世紀,依然有不少教徒對齋戒流露出怨念。於是,人們便開始細緻探討“肉”與“非肉”的區別:中世紀的歐洲人也認為四足動物譬如牛、羊是“熱”的,吃肉太多就需要用葡萄釀成的酒調和,酒足肉飽會帶來貪慾,這與崇尚節慾相違背;水裡的魚是“涼”的魚肉烹煮出的食物枯燥乏味人們都將魚肉默認為“素食”。中世紀的莊園裡擁有魚池,也會被視為身份的象徵;巴洛克時代後的歐洲修道院都建有許多水池,池子裡常年餵養著成群的魚。


歐洲的一些內陸國家,舊時受限於保鮮手段,海魚本來就很少,可供選擇的淡水魚也不多,大致也就鱒魚、河鱸、狗魚、鰻鱺、鯰魚和鯉魚這些。其中,鯉魚的生命力極其頑強,適合在水池中大量飼養,自然就成為了節日裡的首選。於是鯉魚是歐洲人最常食用的一種魚。市場上除了常見的普通鯉魚Cyprinus carpio,還包括歐洲原產的“鏡鯉”,因體側三條鱗片帶俗稱“三道鱗”,以及無鱗的變種“革鯉”。


幾個世紀以來,鯉魚都是歐洲中東部地區家庭的聖誕夜傳統主菜。歐洲人烹飪鯉魚的方式既簡約又多樣,在德奧和捷克,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炸鯉魚煎鯉魚,鯉魚在波蘭既是聖誕夜主菜,也能搖身幻化成一道可人的開胃菜。魚頭魚尾同胡蘿蔔、洋蔥等蔬菜久燉出膠,將魚肉放入湯汁中加白葡萄酒煮熟,撈出擺盤後鋪上杏仁、小紅莓等配菜淋上濃稠湯汁,待靜置凝固後就是傳統的

波蘭鯉魚凍(Jewish-Style Carp)。不過,無論什麼做法,有一個問題似乎無法迴避,鯉魚"Y"形的肌間刺細小又眾多食用起來並無捷徑只能用刀叉慢慢的剔除


薩爾茨堡的魚


吃,除非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有所規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