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

2018-10-25 11:16 | 掌上绍兴

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

“自豪!从材料、设备、施工、质量各方面来看,我都非常满意,项目的质量世界一流!”掷地有声的话出自港珠澳大桥桥梁建设中,担任桥梁工程CB07标项目经理的杨东来,他是一位从新昌县回山镇回山村走出去的回山乡贤,现为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划开了粤港澳三地共发展的时代新篇章。挂着闪亮的代表证,杨东来的身影也出现在现场。“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生难得的经历。”19岁时,杨东来考入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自此结缘公路建设,或者说结缘了广东公路建设。

作为一项世界级国家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全长约55公里,其中,桥面铺装面积达70万㎡,相当于98个足球场,杨东来带领的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团队,承担着其中40万平米的建设任务。

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

如同微信昵称“专注”,走上路桥建设30余年,杨东来始终坚持初心:做个“匠人”,修颗“匠心”。从广州的洛溪大桥到虎门大桥,再到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杨东来与团队始终把这份工匠精神刻在心中。

刚刚拿下这个项目标的的时候,杨东来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港珠澳大桥桥面的沥青混凝土要达到15年的设计使用寿命!而一般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寿命也不过8年。

“这是可能做到的,只要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每一个环节到位。”

一如家乡嘉绍大桥建设中,作为公司总工程师参与建设时的“匠人”态度,杨东来带领团队在港珠澳大桥正式施工之前做了3年准备。在珠海口岸人工岛的试验室里,技术团队就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用33个沥青对比方案,出了一千多吨混合料,做了240米的试验路段。

“有了这个基础,在钢桥面上桥施工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握好它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

匠心所致,在港珠澳大桥桥面施工中,杨东来团队有效的施工期仅153天。项目建设中,团队开创了钢桥面集料微米级分档的技术先河;首次引进车载式抛丸机,研发了MMA全幅自动洒布系统、湖沥青融化混合设备、边带摊铺机等多项配套机械设备,研究并形成了GMA铺装成套施工技术,并得以在超大型桥面铺装项目成功应用。

“十多年钢桥面铺装经历,没有一次是一样的。” 每一次钢桥面铺装方案,杨东来团队都会根据相应特点调整改进,而不是照搬照抄上一个项目。施工前,“再改进一下”是杨东来在团队中说得最多的;施工中,不定期的项目班子总结会成了惯例,看看施工过程中,还有什么可以改进;施工完,“回头看”也是团队多年的习惯。“这是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

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

港珠澳大桥开通了,杨东来已经带领团队在虎门二桥的建设现场。“没有路的地方我们去,路开通后,我们又赶往下一个工地去了。”以匠心筑路,杨东来说,港珠澳大桥,他做到了,造质量最好、寿命最长,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

而他始终在路上,“跟着一路一带建设,我们还将走出国门。”一面是走出去,一面是走回来。回家建设嘉绍大桥的过往历历在目,“六塔斜拉桥太美了,大桥开通后,我们在现场又留下了好多照片。”杨东来已经期待下一次与家乡建设的“不期而遇”。

(原标题《自豪!穿梭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新昌身影》,原作者陈琪。编辑徐添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