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漏”?——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什么是“漏”?——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1、什么是漏?

【漏】:读音[lòu],梵语&Amacron;srava,巴利语a^sava。流注、漏泄之意。“漏”的梵语a^srava,含有“流”之义,故有泄、流派之义;又含有“坐”之义,故有留住、淹贮等义。诸漏的含义如下:

[1] 流注、漏泄、滴出、露出之意。

《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

《瑜伽》八卷六页亦云:“流动其心,故名为漏。”

《集论》四卷十四页云:“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漏义。”

[2] “留住”、“ 稽留”三界、“流转”生死之意。

《俱舍论》二十曰:“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六页云:“稽留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脱;故名为漏。或令流转、从有顶天、至无间狱,故名为漏。或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出生当来生故,说名为漏。”

[3] “漏”, 器的 “覆、漏、污、杂” 四失之一,意谓再精美的器皿若漏水则一无用处。

日本天台宗于《致秋元书》云:“又或稍见信心,又值恶缘,信心转薄,或抛舍,或信之日短,舍之月长,此表器之漏水也”(第1114页)。

[4]烦恼的异名。“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比喻由于贪嗔痴导致的烦恼,如同破烂泄漏的器皿或房舍,日夜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

《俱舍论》卷二十(大正29•108a)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又云:若善释者,应作是言: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如契经说:具寿当知,譬如挽船,逆流而上,设大功用,行尚为难;若放此船,顺流而去。虽舍功用,行不为难。起善染心,应知亦尔。准此经意于境界中烦恼不绝,说名为漏。”

《法华玄赞》一曰:“诸论皆云: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厌恶,损污处广,毁责过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义,烦恼漏失正道,故名。又,烦恼使人漏落于生死,故名。

[5]漏亦有染污、缺失、不圆满的意义。烦恼灭尽即称为“漏尽”。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由烦恼断尽而得到解脱,称“漏尽结解”。断尽三界烦恼而证阿罗汉果者,称为“漏尽道”。

《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成论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天台大师智顗于《法华文句》第一卷上曰:“成论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昙云:漏落生死。”(大正第34卷第7页)。

什么是“漏”?——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2、关于漏之分类,诸经说法各异——

[1]《长阿含经》卷八举出三漏,即:

(1)欲漏,指欲界之烦恼。

(2)有漏,指色界、无色界之烦恼。

(3)无明漏,总三界之无明,称为无明漏。

[2]《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举出六种漏。即:

(1)流派:指由于贪嗔痴导致的烦恼,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头日夜流注、漏泄烦恼过患而不止息。

(2)淹贮:指淹贮业之种子于阿赖耶识烦恼器中,成为众生轮回六道的因。

(3)留住之意。指烦恼能令有情众生留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不能进入无烦无恼、清净、圆满的佛之涅槃境界。

(4)禁持:指众生被贪嗔痴导致的烦恼禁锢于六道流转轮回,不能自在趣向涅盘。

(5)魅惑:指众生被嗔痴导致的烦恼所迷惑而造作出生于三恶道的恶业。

(6)醉乱:指贪嗔痴如同美酒,饮之能使人烦恼现行,迷惑颠倒,无惭无愧,纵欲放逸,从而造下受轮回六道之苦的业因。

又,并立无明漏、有爱漏等二漏。同书卷四十八载,分别论者则立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等四漏。

[3] 《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列举七漏,即:

(1)见漏。(1)修漏。(3)根漏,指由六根门漏泄过患。(4)恶漏,由恶王、恶国、恶知识等而生之烦恼。(5)亲近漏,由亲近衣服、房舍等而生之烦恼。(6)受漏,指由诸受而生之烦恼。(7)念漏,由邪念而生之烦恼。

[4]《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列举漏自性、漏相属、漏所缚、漏所随、漏随顺、漏种类,称为六漏。

什么是“漏”?——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3、关于“漏”的佛学辞典诠释分别列示

FROM:《佛学大词典》

【漏】:梵语a^srava,巴利语a^sava。流注漏泄之意,烦恼之异称。烦恼灭尽即称为漏尽。谓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漏泄过患,又于生死中流转三界,故此烦恼,称为漏。有关其语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举出六种,即:

(一)留住,指能令有情留住三界。

(二)淹贮,指淹贮业之种子于烦恼器中,引生后有。

(三)流派,指由六处门流派烦恼。

(四)禁持,指被烦恼所禁持而流转诸趣,不能自在趣向涅盘。

(五)魅惑,指被烦恼所惑而起三恶业。

(六)醉乱,指饮烦恼之酒,无惭无愧,颠倒放逸。

盖漏之梵语a^srava,含有“流”之义,故有流派之义;又含有“坐”之义,故有留住、淹贮等义。

关于漏之分类,诸经说法各异。《长阿含经》卷八举出三漏,即:(一)欲漏,指欲界之烦恼。(二)有漏,指色界、无色界之烦恼。(三)无明漏,总三界之无明,称为无明漏。又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载,譬喻者唯立无明漏、有爱漏等二漏。同书卷四十八载,分别论者则立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等四漏。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列举漏自性、漏相属、漏所缚、漏所随、漏随顺、漏种类,称为六漏。另于《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列举七漏,即:(一)见漏。(二)修漏。(三)根漏,指由六根门漏泄过患。(四)恶漏,由恶王、恶国、恶知识等而生之烦恼。(五)亲近漏,由亲近衣服、房舍等而生之烦恼。(六)受漏,指由诸受而生之烦恼。(七)念漏,由邪念而生之烦恼。[《俱舍论》卷二十、《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卷八十四、《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参阅“七漏”113、“三漏”646、“六漏”1299、“有漏”2452、“无漏”5128、“烦恼” 5515)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漏】:(术语)梵语&Amacron;srava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漏泄之义,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疮门,日夜流注漏泄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烦恼如漏器漏舍也。《俱舍论》二十曰:“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究,故名为漏。……(中略)若善释者,应作是言,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玄赞》一曰:“诸论皆云: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厌恶,损污处广,毁责过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义,烦恼漏失正道,故名。又,烦恼使人漏落于生死,故名。法华文句一曰:“成论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昙云:漏落生死。”《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成论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漏】: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FROM:《法相辞典》

【漏】:p1283。《瑜伽》八卷六页云:流动其心,故名为漏。

二解:《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出生当来生故,说名为漏。

三解:《集论》四卷十四页云: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漏义。

四解:《俱舍论》二十卷十六页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又云:若善释者,应作是言: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如契经说:具寿当知,譬如挽船,逆流而上,设大功用,行尚为难;若放此船,顺流而去。虽舍功用,行不为难。起善染心,应知亦尔。准此经意于境界中烦恼不绝,说名为漏。

五解:《入阿毗达磨论》上十六页云:稽留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脱;故名为漏。或令流转、从有顶天、至无间狱,故名为漏。或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漏】:漏者流注漏泄之意,是烦恼的异称,所以烦恼灭尽即称为漏尽。漏亦有染污、缺失、不圆满的意义。漏是流注漏泄,三界有情,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门,日夜流注漏泄烦恼,故名日漏。由漏尽而得到解脱,称“漏尽结解”。断尽三界烦恼而证阿罗汉果者,称为“漏尽道”。

FROM:《佛教哲学大词典》

【漏】:读音:[lou4]。(1)滴出、露出之意。(2)烦恼的异名。“漏”又有流与住的二义。流是意谓烦恼常从眼、耳等的六根(六疮)流出,或因为烦恼而流转于生死苦恼世界之意。住是留住众生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之意。天台大师《法华文句》第一卷上云:“成论云:失道故名漏……毘昙云:漏落生死”(大正第34卷第7页)。(3)覆、漏、污、杂的“漏”。器的四失之一。谓再精美的器皿若漏水则一无用处之意。日莲大圣人于《致秋元书》云:“又或稍见信心,又值恶缘,信心转薄,或抛舍,或信之日短,舍之月长,此表器之漏水也”(第1114页)。《法华经方·便品第二》(第118页)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漏】:(梵a^srava,巴a^sava,藏zag-pa)此词有住、流、泄等义,乃“烦恼”之别名。《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云(大正27·244b):“何故唯说烦恼为漏,不说业耶?答:……(中略)业不定故,谓或有业留诸有情久住生死,或复有业令诸有情对治生死烦恼不尔故独名漏。复次,业以烦恼为根本故,谓定无有不断烦恼而舍诸业,是故唯说烦恼为漏。”

《俱舍论》卷二十云(大正29·108a)“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此谓凡夫之烦恼,常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过患,又于生死中流转三界,故称此烦恼为漏。

关于此词之语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列出六种:(1)留住:谓令有情留住三界。(2)淹贮:谓淹贮业种于烦恼器中,能生后有。(3)流派:谓有情从六处门流派诸烦恼。(4)禁持:谓有情为诸烦恼所禁持,故循环诸界、诸趣、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5)魅惑:谓有情为诸烦恼所魅惑,起身、语、意三种恶作。(6)醉乱:谓有情饮烦恼之酒,无惭无愧,颠倒放逸。

此外,诸经论对漏的分类颇有异说,如《长阿含经》卷八列举欲漏(指欲界的烦恼)、有漏(指色、无色二界的烦恼)、无明漏(总三界的无明)三种。《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载譬喻者唯立无明、有爱二漏,同书卷四十八则谓分别论者立欲、有、见、无明四漏。《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列见漏、修漏、根漏(由六根门漏泄过患)、恶漏(由恶王、恶国、恶知识等而生的烦恼)、亲近漏(由亲近衣服、房舍等而生的烦恼)、受漏(由诸受而生的烦恼)、念漏(由邪念而生的烦恼)七种。

[参考资料]《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卷八十四;《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乘义章》卷五(末)。

FROM:《阿毗达磨辞典》

【漏】:漏有三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立欲漏,依内门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漏义。

什么是“漏”?——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