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徐云峰

徐云峰,1977年8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温州市书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乐清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

——徐云峰书法简评

学习隶书取法有两大宗:汉碑和清隶。汉碑雄浑古朴,是隶书主格调;清隶是在 “金石气”的基础上增加“书卷气”,多墨迹,鲜活生动,用笔清晰,书写性强。显然云峰对书法有感悟的,他2002年到200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温州教学点读书画本科专业,得陈忠康先生悉心指导,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参加中国美院书法封闭学习,得到了全面提高。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云峰的隶书主要取法汉隶,大量临习《张迁碑》、《史晨碑》、《乙瑛碑》、《西峡颂》等,他对传统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但没有拘泥于具体的那一碑,兼容并蓄,汲取汉隶的雄浑、高古、质朴的气息。也临习清代何绍基、邓石如的隶书,借鉴其书写性。于当代隶书大家的作品也适当借鉴,做到博采众长,内涵丰富。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云峰的隶书没有惯性写法,而是逐步发展。隶书容易写“俗”,书法学习由生到熟,太熟就会滑。郑板桥的一首论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画有赖于长期苦练,点滴积累,无捷径可走。还得善于总结、思悟。书法何尝不是,要掌握好生熟之间的“度”。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云峰的行书相对于隶书,临习少了些。由于有隶书的底子,笔画厚实,主要临习米芾尺牍和王羲之尺牍,属于二王系列淡雅、萧散一路,颇得晋人风致。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当代书法的繁荣,离不开书法展赛的举办。云峰也是随着不断参加书法展赛而逐渐成长起来的,参赛要精心准备作品,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形式都要精益求精。近年来,云峰的书法频频获奖、入展于全国书法展,隶书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行书作品入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书法的创作能否走得远,取决于艺术和文化的结合。不仅要注重技法、形式美感,更是文化的积淀。云峰在空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史哲书籍。云峰2009年开始学习诗词创作,至今写了将近500首诗词,每当有感触,用诗词记录下来。发表了一百多首诗词作品,2013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参加三禾文化俱乐部活动,交流开阔视野。他还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书法家,进行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艺无止境,云峰在书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对他未来的发展充满新的期待。

兼容并蓄 醇正古雅——徐云峰书法简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