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強盜邏輯

我生平最討厭三句話:一個巴掌拍不響、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還有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在我當老師的時候,發現了一件特別詭異的事情,總有學生跟我講,老師你知道他平時有多壞嗎,你別看他可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每次聽到這裡我都氣不打一處來,是的,人家可憐你沒可憐人家,人家可恨也輪不到你恨,何況你欺負別人的時候自己就不可恨了嗎?

生活中的那些強盜邏輯

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蒼蠅不僅會叮無縫的蛋,還會叮無縫的人。只要你站在垃圾堆裡,蒼蠅就會毫無理由的叮你,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有沒有問題,蒼蠅就在你身邊。所以你會發現,總有些人進了職場、校園、社會,雖然他沒有做什麼,但總是被欺負了、被罵了、被攻擊了、甚至被打了,然後那些人會用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來搪塞。說這話的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變成了蒼蠅。

生活中的那些強盜邏輯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句:一個巴掌拍不響。每次看到說這種話的人,我都想把他叫過來,然後親切地衝著他臉上扇一個大耳光,然後面帶微笑的說,響嗎?我們生活中不乏這類的的例子,平白無故被人冤枉了、走在馬路上被人撞了拿刀追著砍、酒吧喝酒被人丟菸灰缸,他們總會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自身肯定也有問題。

生活中的那些強盜邏輯

後來仔細想想,我發現了生活中有太多經不起推敲的強盜邏輯。比如父母那句著名的:我都是為你好;比如網上那句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

強盜邏輯一:先得結論,然後倒推邏輯。正常的邏輯應該是從正極出發,然後得出結論,但你看看網上的一些言論,他們是反過來的。人肯定是你撞的,要不然你為什麼扶呢?你一定長得很難看,要不你的頭像為什麼不敢是你自己呢?這事兒肯定跟你有關係,不關你的事兒你為什麼剛剛發表了評論?

隨著我們年齡增長,我們自己也越來越容易犯這個錯誤。

強盜邏輯二:循環論證。所謂循環論證,就是用來證明論題論據的真實性,需要依靠問題來證明的邏輯錯誤。可能這樣說大家並不明白,但生活裡這樣的錯誤很多,你經常會聽到,只要你足夠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沒有成功,就說明你沒有足夠努力;再比如,古時候很多人去廟裡求子,大師會告訴你,你要足夠虔誠,那樣就會有孩子,如果還是沒有懷上,大師就會說,你還不夠虔誠;如果懷上了,你就夠虔誠了。

在這裡我想問問那些說這話的人,足夠是多少?足夠努力我需要看幾本書?背多少單詞?足夠虔誠我需要燒多少柱香?捐多少錢?我想沒人可以給出確切答案吧!

強盜邏輯三:以偏概全。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很容易簡化,總喜歡用個體代表群體,以偏概全。準確來說,星座就是這麼幹的,比如白羊座好動、獅子座愛生氣、摩羯座內心戲足,但這些是真的嗎?我們總能找到很多例子去反駁。世界之所以美好,不是因為群體怎麼了,而是因為每個群體都是由一個個特殊特別的個體組成的。

比如一個老太太摔倒了,你扶他去了醫院,他說是你撞的,那麼下一次碰到類似情況你還會扶嗎?我想大多數人不會了,因為在他們心裡,老太太這個群體已經是訛人的代表詞了,要敬而遠之。再比如,你被一個渣男甩了,還會不會戀愛?會有很多人否定天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可真沒好男人了嗎?以偏概全的錯誤會讓我們喪失很多美好,而分清個體和群體,能讓你更幸福。

生活中的那些強盜邏輯

我們不僅要避免這些邏輯,更要遠離那些長期持這些觀點的人,願你們明白,生活處處是陷阱,而我們在善良的同時也需要時刻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