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有5大好處,被人戲稱為“長壽藥”,各類人都適合

走路,是一項不花錢又高效的養生方式,適用於各種年齡、各種人群。國外一項實驗證明,走路的速度能直接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素質,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險就會下降12%。那麼,走路究竟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來看看走路的好處和走路的禁忌。

走路有5大好處,被人戲稱為“長壽藥”,各類人都適合

走路的好處

1、降血壓降血糖。我們都知道腳底有很多的穴位,經常走路能夠刺激這些穴位,使得血液循環流暢,幫助體內的毒素和代謝物排出,促進新陳代謝正常運作。多項實驗證明,多走路能達到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糖的效果,可以改善血管舒張和收縮功能, 起到預防高血壓和高血糖的作用。

2、鍛鍊大腦。走路是一項有氧運動,大量的氧氣進入大腦,刺激額葉,促進分泌腦細胞生長的物質,能起到預防腦血管障礙、腦梗塞等作用。走路的時候,更容易觀察周邊的人事物,能充分利用人體的感覺器官,刺激大腦。所以,當你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煩惱,不妨試試到一個小公園走路,說不定會有一個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走路有5大好處,被人戲稱為“長壽藥”,各類人都適合

3、預防骨質疏鬆。走路的時候,人體60%~70%的肌群都會參加活動,可以刺激骨骼,牽拉肌肉,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若能在日光下步行30分鐘,這對預防骨質疏鬆更為有效。

4、預防癌症。據研究表明,走路對預防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有顯著的效果,還能降低中風的風險,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和身體素質。

5、調節心情。走路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分泌安多芬,使人產生愉悅感,舒緩中樞神經的緊張度。另外,周邊的風景事物也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緩解壓力,達到調節心情的作用。

走路有5大好處,被人戲稱為“長壽藥”,各類人都適合

走路的禁忌

1、走路前不熱身。眾所周知,運動前需要做熱身運動,預防拉傷肌肉,磨損關節。但很多人都認為走路運動量不大,所以不需要做熱身運動,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做任何運動前都應做好熱身,運動後做拉伸,以保護關節,緩解肌肉痠痛。

2、步伐太大。走路運動健身是以速度為主要,並不是步伐,步伐太大反而會傷害關節,且走路速度應循序漸進。

3、走路時間太多,或走走停停。有效的走路運動時間為30~40分鐘,約6000步。如果是肥胖人群,可以適當增加步數。中老年人,可分次進行,每次10分鐘以上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