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山西·运城特色医药交易博览会专题报道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记者 张瑞斌 郭晓锐 董杰 实习记者王哲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在山西运城人都知道一句谚语,“哄小孩,再哭就把你送到稷山去”,说的就是稷山精神病院。稷山精神病院1972年就建在稷山。而在46年以前,稷山县精神病医院还是一所建在土窑洞里的小门诊部。成立之初的稷山县精神病院,并没有自己的医疗团队和专业器材,只有从城关医院调过来的几名老中医。用过来人的话说,就是刚开始啥也没有,就连办公用的房子,都是自己打的窑洞和盖的平房。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从土窑洞走向现代化 享誉海内外

稷山县精神病医院的前身,起家于几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属于原稷山城关医院上世纪五十年底设立的精神科。当时的城关医院,距离南关剧院比较近,一次南关剧院正在举行会议时,突然一名精神病患者冲进了会议现场,影响了会议的进程。此后,城关医院便把精神科独立出来,于1972年在稷山县大佛寺成立了稷山县精神病医院。

目前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已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预防、科研、临床、教学、危机干预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是运城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是国家卫生部等四部委“九五”期间命名的《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医院》。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2002年荣获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

特色疗法 引领精神健康

建院以来,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中医方面,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借鉴前人经验,结合本院实践,总结出精神疾病“痰迷心窍”、“肝郁气滞”、“气血淤结”等病理体系,研制出“化痰开窍丸”、“宁心安神丸”、“解郁顺气丸”、“豁痰镇狂丸”等五种治疗不同类型精神病的中成药,形成了融“中西药物、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文娱疗法、音乐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于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体系。

其中最有特色的康复疗法就是精神运动康复,精神运动康复起源于法国,它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通过身体感知借助媒介等来唤醒身体机能,主要针对患者身体与精神间的联系采取治疗措施,其新颖之处在于将精神与身体视为整体,有助于更确切地掌握人体机能的复杂性。

为了培养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稷山县精神病医院还专门创建了农疗基地。在农疗基地中,患者可以自己动手做农活,比如说种植农作物、给土地施肥等,还有专门的医务人员根据病人表现情况进行打分,患者能根据分数的多少得到相应的报酬。这种康复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并让患者在治疗中学到生存技能。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全体人员

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的精神科医生

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在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离不开全心全意为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医疗团队。

1986年大学毕业之后便来到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工作的崔杨义,亲眼目睹了精神病带给患者的折磨和痛苦,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生。

精神病不同于其它病,精神病人一般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给大夫崔杨义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委屈。

崔杨义介绍,“刚参加工作时,一次我正在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看病,突然老太太精神病发作,直接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巴掌,旁边的人马上把老太太拉开,我当场愣在了那里,好长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是我工作中第一次挨打。事后,老太太家属找到我,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生气,而是劝导家属好好照顾患者,有任何情况马上通知我。在治疗好患者的病后,患者家属还一直给我介绍病人,这件事让我下定决心一生从事精神卫生事业。”

还有一次,崔杨义正在给一位八十岁的老头把脉,考虑到对方已经八十岁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崔杨义放松了警惕,专心为病人把脉。就是把脉过程中,病人突然精神病发作,死死地抓住崔杨义的右手拇指,使劲的掰了过去,只听“嘎嘣”一声,崔杨义陷入了麻木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疼痛。因为这次意外事故,崔杨义的大拇指落下了终身后遗症,每逢阴雨天气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常常让他在睡梦中疼醒,而且拇指发生了错位,右手拇指关节明显比左手拇指大很多。

虽然遭受了这么多的麻烦和委屈,但崔杨义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一位医生的职责。“我愿意为精神病精神卫生事业奋斗终生”和“我愿意死在为精神卫生工作岗位上”两句话,更加表现了一个医生对病人负责和对医院忠诚的精神。

同样是1986年来到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工作的副主任医师赵景菊,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治疗方法。2010年时有户人家的孩子得了精神病,父母便把孩子锁在家里,不让出去,家里人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因为在他们眼里,精神病是一种不好的病,他们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后来他们带孩子到稷山县精神病医院,经过大夫赵景菊的治疗,没多久孩子就康复了。

赵景菊告诉他们,精神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精神病,让他们认识并了解精神病,不要因此而产生压力,渐渐的他们也明白了精神病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病,压在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山西:从土窑洞里走出来的稷山精神病专科医院


四十六年以来,稷山县精神病院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全体医务人员遵循“厚德、博学、仁爱、创新”的八字院训,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医疗服务,为精神病人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稷山精神病医院共收治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包括台湾省)的各类型精神病人6万余例,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

2018年9月26日,备受瞩目的“医博会”开幕。当天,山西省卫计委主任李凤岐,市委书记刘志宏,市长朱鹏,市委常委、秘书长乔登州等领导到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展厅参观,对该院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稷山县精神病院运城分院将于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