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乾封泉宝”,《新唐书。旧货志》载,此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乾封泉宝钱文隶书,旋读,将年号与通宝之意结合在一起,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此钱铸制精美,字口深峻,钱身硬绿锈,径25毫米,穿宽7毫米,厚1.4毫米,重4.4克。实为虚币,铸时仅8个月。唐朝政府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由于折当悬殊,故民间私藏旧钱,以致商货不行。一年后罢废回收新钱,规定天下俱铸开元通宝。

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铸造“乾元重宝以一当十,又称“乾元当十钱”与开元通宝两品并行。径27毫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郭双层,故叫“重轮钱”,钱文隶书顺读,此为“重宝”形式的首次出现,一当开元通宝五十,与乾元重宝、开元通宝三品并行。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乾元三年(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只好在陕西京畿一带抬高开元通宝的价值至以一当十,减重轮乾元重宝为一当三十,实际上重轮乾元重宝的价值相当于三枚开元通宝。

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安史之乱后,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改变折当比例,乾元重宝以一当三,重轮乾元重宝小钱一当二,重轮乾元重宝大钱一当三,这实际上已接近其实际价值,最后“大小钱皆当一”。

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因此大钱被销毁而退出流通,市场上开始正常使用开元通宝。该钱轻重、大小不一,一般钱径35毫米,重11.94~12.3克,私铸者很小。有的背有穿下俯月、朱雀(瑞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星点者,背“十”字者少见,还有一种背穿上有“洪”字者,当为洪州(今江西南昌)所铸。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