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长虹”——渭源灞陵桥,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


渭源灞陵桥,又名握桥或卧桥,在渭源县城南门外的清源河上。始建平桥于明洪武年间,"既济行人,复通车马",后遇洪水屡毁屡修。1919年仿兰州卧桥于南门外建成纯木悬臂式拱桥,被称为"渭水长虹"。

桥身南北向全长40米,高15.4米,宽4.8米,曲跨29.5米。整个桥分为13间,64吊柱;桥面和桥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为11组,从两岸桥墩底部逐次递级,凌空而上,形成半圆状桥体。桥面有台阶通道三条,并配有栏干扶手。桥顶为飞檐挑阁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为木结构,精巧壮观,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罕见的纯木质拱桥渭源灞陵桥,渭源顾名思义就是渭水源头。灞陵桥就位于渭源县城南门外的渭河上,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灞陵桥因渭水绕灞陵(汉文帝陵墓)通长安而得名。当地年长一些的人更习惯称其为"卧桥"。


民国八年(1919年),根据兰州文化宫雷滩河上的握桥,建造了这座纯木结构的卧式悬臂拱桥,但雷滩河握桥早已被毁,灞陵桥就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纯木质叠梁拱桥。现在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后的灞陵桥。

灞陵桥体现着高超的建构艺术和科学价值。精绝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的名人雅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之辞。2006年6月,灞陵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当阳春三月,渭水源头雨雪纷飞。在甘肃省渭源县渭水河畔,呈现“灞陵飞雪”景观,吸引游人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