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包供:託舉一個強大的“鹿城夢”

包頭,一個銘刻著共和國工業化記憶的地方。伴隨著國家“一五計劃” 5個重點工業項目的落戶,這裡也一併誕生了草原的現代電力工業。在這座因鹿得名的塞外名城,工業是心臟,電力是血液,包頭供電局用60年的堅守與奉獻,託舉起一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工業立市的“鹿城夢”。

一個是內蒙古的“工業之都”,一個是蒙西電網的旗艦,同源共生、同頻共振的“包老大”始終領跑內蒙古。

一、二、三:奮鬥的號子響徹一甲子

歷史,總會在某些歷史性的節點迎候奮鬥者。

——2004年10月25日,在內蒙古電力“廠網分開”體制改革的當年,包供售電量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

——2007年12月11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華誕之際,包供售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

——2018年12月中旬,在包頭供電局建局60週年的“大年份”,包供售電量將突破300億千瓦時大關;

在60年的發展征途中,包頭的電力事業因鋼鐵而起,因改革開放而興,因電力體制改革而盛。歷代包供人牢牢把握髮展的契機,在“十五”中期顯現出“長期積累,滾動發展”的後發優勢。這一串隨內蒙古電力體制改革爆發的百億“三級跳”,如同幾代包供人萬眾吶喊的勞動號子,鏗鏘激越,蕩氣迴腸,勾勒出內蒙古電力做大做強的上升勢頭。

1958年7月,內蒙古電力公司的前身——內蒙古自治區電力工業管理局正式成立。8月,全區第一個盟市級供電單位包頭供電局誕生——草原現代電力工業從此元年走上發展正軌,從此圓點迅速向東西輻射延伸開來。

1959年,該局第一座變電站南排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產。青山區至白雲鐵礦(包鋼配套工程)及包頭至呼市(呼包電網)兩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形成內蒙古第一個網架工程,即蒙西電網的雛形。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包供電網建設步入快車道。1980年,呼包電網跨入220千伏等級;2004年初,建成了包頭首座500千伏等級的高新變電站。達成了緩解缺電局面、實現電力充足供給與供需平衡的三大願景。

“十五”以來,包頭電網網架結構不斷完善,供電能力顯著增強,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目前,擁有以6座500千伏變電站為電源支撐、20座220千伏變電站四區域分區運行、47座110千伏變電站輻射供電的強大地區電網,供電線路總長度15702公里,在蒙西電網“三橫四縱”主網架構中舉足輕重。今年前三季度,該局實現銷售收入101.2億元,同比增長14.1%;截至10月1日,累計實現安全生產2838天。

在內蒙古電力公司黨委副書記郝智強看來,包頭供電局作為領跑蒙西電網的標杆企業,忠實地踐行了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完整地詮釋了供電企業的歷史使命。1978年的改革開放對於包供而言,如同一個20歲的青年趕上好時機,歷經40年砥礪奮鬥步入發展的黃金期,成為內蒙古電力綜合實力最強的旗艦企業。也正是在郝智強擔任包供局長的期間,售電量實現了從100億到200億量級的跨越。

這裡有一組60年前後的數據對比,足以說明問題:

供電面積從4平方公里增長到2.7萬平方公里,增長6750倍;服務人口從5萬增加到290萬,增長58倍;日供電負荷從500千瓦攀升至506萬千瓦,增長10130倍;年售電量從212萬千瓦時升至300億“量級”,增長14150倍以上;電網裝機容量從1萬千瓦增至1300萬,增長1300倍;新能源從無到有,裝機比重超過30%。

電引擎:澎湃的動力成就一座城

被譽為“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的包頭,是全國20個最適宜發展工業的城市之一。同時,擁有聯合國人居獎、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眾多榮譽。如今,這個老牌工業重鎮以“東鋁西鋼、南高北裝”四大工業產業享譽全國,成為“一帶一路”之中俄蒙經濟帶中舉足輕重的一環。

城綠宜居,電足宜業。許多“一五”同期興起的工業重鎮早已淪陷,而包頭是全國的一個特例;大工業優質負荷佔企業供電比例高達88%,包供是內蒙古的一個特例。作為這輛“東鋁西鋼、南高北裝”四驅車的動力總成,包供為全市工業經濟營造出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老企業重振雄風,吸引新企業強勢入駐,也擴大了戰略新興產業的集聚效應。

包頭市副市長王秀蓮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今年上半年包頭工業總量排名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增速第二,工業增加值達到9%,呈現出工業品種量價齊升、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電力作為維繫地方工業經濟命脈的強勁引擎,在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治理、生態修復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將包頭市以電招商的優勢和利好完全釋放了出來。用王市長的原話講,就是“電落實不了,包頭一個企業也留不住”。

按照內蒙古電力公司“大營銷、大服務、大市場”的部署,包供全力打好電力多邊交易這張“王牌”,推動實施倒階梯輸配電價,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穩定了地區工業用電負荷。今年多邊交易企業數量由去年的129家增加至150家,近期還有50餘家煤炭企業即將入市交易。前三季度完成售電量239.4億千瓦時,保持近20%的增速,累計交易電量189.36億千瓦時,讓利電費共計14.42億元。目前最大用電負荷達506萬千瓦,單日供電量達11328萬千瓦時,均創歷史新高。有力地拉動了鋼鐵、多晶硅、鋁等大工業發展,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了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

據自治區國資委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區屬龍頭企業包鋼集團完成營業收入440億元,實現利潤8.1億元,脫困發展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而包頭鋁業公司作為中國鋁業最大的電解鋁板塊,從2009年到今年8月份共計採購交易電量390億千瓦時,平均讓利0.04元/千瓦時,累計讓利達15億元以上,成功實現了扭虧增盈和轉型升級。

的確,在60多年的風雨同舟和守望相助中,有許多像包鋼、包鋁一樣的國企與包供一起成長,共同形成了包頭工業強市特有的“工業生態”。

再出發:蒙電的旗艦催徵一代人

包供不僅是內蒙古現代電力工業的策源地,也成為培養和輸送骨幹人才的搖籃。僅本世紀以來,先後有張景生、楊泓、郝智強、梁景坤四任局長升任內蒙古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副書記)。同時,也湧現自治區優秀志願服務組織九原供電分局“鴻雁服務隊”、首屆“中國電力楷模”固陽分局職工郭建剛等先進典型,為內蒙古電力事業注入巨大能量。

在內蒙古電力“電網堅強、服務卓越、治理科學、管理精益、文化優秀”的“十三五”發展戰略引領下,包供踏上了強基固本、質效同升的“全新責任蒙電”新徵程,全力打造“責任包供”品牌。不僅在普遍服務中盡到了“電保姆”的職責,也在諸如北梁棚戶區改造、固陽洪災、精準扶貧等歷史關頭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用行動詮釋了“拼搏奉獻敢為先”的企業精神和“用心照亮每一天”的金石承諾。

目前,包供擁有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單位、全國和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等眾多榮譽,榮獲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國資委“五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連續十四年獲包頭市民主評議行風第一名(或免評)。今年,接連斬獲全區第十六屆電力職工技能大賽團體冠軍和內蒙古電力公司職工田徑運動會團體冠軍,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蟬聯公司系統業績考核第一名。

包供始終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履職盡責促發展”的工作原則,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處室聯動配合、黨員幹部帶頭示範、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大黨建”工作格局,建立“2+3”全員黨建工作責任體系,實施“領航、強基、英才、鑄魂、築廉、聚力”六項工程,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有力保障和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及永乾對此給予了“陣地廣、覆蓋全、工作實、創新多、力度大、亮點新、接地氣”的高度評價。

局黨委書記李永勝說,甲子包供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值得將此“家風”進行梳理、提升、固化和發揚。站在承前啟後的節點上,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再出發的思考。回望來時路,凝聚了一代代包供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這一代3855名包供人一定要把手中的“接力棒”跑好,把優良的發展勢頭保持下去。

跨越甲子風光好,接續前行從頭越。

局長歐書成坦言,300億電量將成為定格包供60年曆史成就的新座標。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不足與短板,要在新徵程中守牢安全生產的底線,抓住電網建設的主線,擴大優質服務的戰線,放大責任包供的標杆作用和旗幟效應,致力建設“責任包供,和諧包供”,共建共享“幸福企業,美麗家園”,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書寫無愧於時代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