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關注:廣州一線

Kopu導讀:說到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絕對是國人脫口而出的答案。同樣,如果要問三大都市圈的代表,那麼珠三角的代表是誰,還是非廣州莫屬嗎?伴隨著質疑的是深圳GDP的反超、杭州的崛起,也許很多人在唱衰廣州,但實際上,廣州衰不衰,根本無需局外人來唱,且看經濟發展便可衡量。廣州,堂堂省城,為何不斷被唱衰,唱跌一線,是正在進行時,還是陰謀論,亦或是房地產假象,也許看完本篇會有一個結果。

Kopu城市關注:廣州一線

Kopu解讀:資本貿易,終成一線

與帝魔兩都發家不同的是,廣州並不是天生驕傲,廣州GDP改革開放之初遠低於天津和重慶,但廣州憑藉商貿的先天優勢,以及獨特冒險精神,終於在一邊城市排名中站住腳。

首先從歷史原因來看,廣州從宋朝到清朝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清朝時期,甚至將原來開放的漳州、寧波、雲臺山海關也關閉,唯一開放的港口就是廣州。正是因為廣州在政策上的商貿壟斷地位,催生了"十三行"這樣聞名的官商團體。

再從開放機遇來看,改革開放後,原先停滯的對外貿易一改以往,逐步攀升。已經是世界人民老朋友的廣交會自然扮演著重要的外貿作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每年兩屆廣交會的出口成交額約佔我國同期現匯成交總額20%左右。

Kopu城市關注:廣州一線

除此之外,廣州也是一座充滿冒險精神的城市,在改革開放初期爭當改革的排頭兵。通過政策在中央層面把廣東的政策試點合法化,並且利用緊鄰港澳和東南亞的僑鄉優勢,吸引外資,逐步實現了投資資本的多元化。

至此,廣州GDP一路飛速發展,先後超天津、重慶,到21世紀初,已經成為毫無懸念的一線城市。

Kopu解讀:經濟實力,稍遜深圳

要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當然少不了具有傳奇色彩的深圳。由不見經傳的小漁村一躍成為國際大都市,正是廣州身邊這個城市的高速發展,讓廣州的經濟奇蹟黯然失色。

與風險成正比的是收益,風險越大收益越大。當年深圳承擔了更多改革開放的政策風險,也就獲得了更多的政策紅利。這一點充分體現在了金融業上,先是證券交易所落戶深圳,後來位於廣州的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被關閉,讓深圳一下子成為了廣東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即使到了後期,深圳的改革開放紅利逐漸消失,這座城市"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還未褪去。在最需要開拓進取的互聯網等高新科技領域,深圳表現相當出色,騰訊、比亞迪、華為、大疆、華大基因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讓深圳在新世紀仍然有底氣位列一線城市。再對比互聯網百強企業,深圳有8家,廣州只有6家,深圳經濟更具活力。

Kopu城市關注:廣州一線

再反觀廣州,近五年來廣州GDP平均增長率為9.7%,以它的經濟體量看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是深圳改革開放以來GDP增長11425倍,近五年GDP平均增長率為11.6%,總量也超過了廣州,更加凸顯出廣州的頹勢。

Kopu解讀:二線趕超,創新減緩

大部分唱衰廣州的人都拿出杭州、天津與廣州比較。

那我們就從互聯網百強企業分佈來看,廣州互聯網百強企業數量雖然不如北上深,但還是位居第四的,起碼比第五位的杭州還多一家。那為何杭州會成為對標城市?

原因在於杭州有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的崛起,挑戰的正是廣州的傳統強項——外貿。廣交會的衰落,早已不是中國外貿的寶貴窗口,搶走廣州外貿份額的一大競爭者,正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跨境電商。跨境電商在2015年達到了近七千億美元的交易規模,是那一年廣交會成交額的十多倍。也難怪有了阿里這張王牌,杭州在G20後有底氣喊出"北上深杭",而房價也逐漸逼近廣州,大有將廣州擠出一線城市之列取而代之的架勢。

Kopu城市關注:廣州一線

然而除了外貿和房價,杭州能否超越廣州,Kopu君想這簡直是個偽命題。杭州去年GDP總量只有1.26萬億,比起廣州差了將近一個鄭州。除了房價,暫時也沒有哪項指標能接近廣州。

再來看天津,天津前幾年靠天量投資撐起了GDP,與廣州的差距在2012年縮小到了657.3272億元,但這幾年一擠水分,又被廣州甩下,差距在去年又擴大到了2907.77億元。另外要知道,天津最近十年固定資產投資佔GDP從沒下過百分之五十,所以廣州的GDP比天津質量顯然要高一些。

顯然,能夠替代廣州成為一線城市的挑戰者基本上都不夠看,唱衰廣州跌出一線目前來看簡直可笑。但是,如果廣州逐漸衰落呢?

廣州要未來的可持續的發展,還要看城市創新能力。2017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廣州只有9319件,別說比不過北京(46091件)、上海(20681件)、深圳(18926件),就連南京(10703件)和杭州(9811件)都比不過。自跨入新世紀以來,廣州在改革創新方面的勢頭明顯減弱,許多新的重大制度創新鮮有出自廣州,而來自深圳、蘇州、溫州、天津、重慶等其它城市。

如今若是沒有創新,無論這創新的是制度上的,還是科技研發上的,一座城市原有的優勢就有可能被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對手所取代,正如阿里巴巴崛起和廣交會衰落的關係一樣。當優勢一步步被取代後,這座城市只能依賴房地產。

也許這才是廣州正在面臨的危機,廣州的競爭者一直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