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警惕!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已變“進攻計劃大綱”!

日本政府剛剛通過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提出建設“多次元統合防衛力”概念,日本政府稱,此舉旨在實現各“兵種”跨領域綜合作戰的新型防衛體制,有專家稱,引入這個概念等同於將自衛隊的防衛領域無限擴大。此外,日本還將引進被指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有關的遠程巡航導彈,並開始著手對“出雲”號艦進行航母化的改造。有評論稱,日本處心積慮隱藏多年的戰鬥力已經揭開了面紗,那麼這份新的大綱出臺,究竟揭開了日本怎樣的戰鬥能力?擁有了“進攻型”武器裝備的日本,又會在周邊搞出什麼事情?

軍事專家:警惕!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已變“進攻計劃大綱”!

據中央電視臺駐日本記者王夢報道,日本政府12月18日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2019年以後的《防衛計劃大綱》和《2019-2023年度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有專家認為,這次中國、朝鮮、俄羅斯被認定是具有威脅的國家,在這個新大綱當中,日本強調了多個類別聯合作戰的能力,還強調了“多次元統合防衛力”,指的就是增加自衛隊在太空、網絡和電磁波等新領域的綜合作戰能力。日本專家說,引入“多次元統合防衛力”這個概念,等於是把自衛隊的防衛領域無限擴大,同時也是為了配合美國把太空軍、網絡軍升格為和海陸空三軍並列軍種的這樣一個動向,另外,在裝備的採購和研發升級上,日本開始重視從比較遠的距離也能夠進行防衛或攻擊的能力,比如說推高整體防衛費的,清一色是來自美國的昂貴裝備,在日本的“採購清單”當中,有射程大約900公里的遠程導彈,另外還要購買兩艘美軍用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價格超過2400億日元。

總的來說,自從安倍晉三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以來,《防衛計劃大綱》的修改頻率明顯加快,防衛費每年都在“創歷史新高”,而在《防衛計劃大綱》的不斷更新當中,有兩條脈絡非常清晰,一個是自衛隊的活動範圍在擴大,角色在增加,另外一個是日美防衛合作越來越密切,而防衛政策的變化都在指向一個結果,就是架空日本的“專屬防衛”原則。

軍事專家:警惕!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已變“進攻計劃大綱”!

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

那麼,此次《防衛計劃大綱》修改之後,最主要的變化是什麼?

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認為,有這樣幾點值得關注,第一,“多了”。以前叫“統合機動防衛力”,講的是傳統的作戰空間,而這次多了個詞叫“多次元”,“多次元”就意味著要把現在傳統的物理空間打破,要向其他的空間擴展,這樣,它的作戰能力限制,包括(作戰)因素不受任何約束,有可能會出現跟大國軍隊相同的這種發展狀態;第二是“高了”,比如要建天軍,那麼這個制高效應和以前相比要明顯得多;第三就是“遠了”。目前這種900到1000公里的導彈,說明整個作戰能力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和發展。總之,從這次的變化來看,“防衛計劃大綱”明顯變成了“進攻計劃大綱”,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