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为何会在绍兴?

小康叔叔-


今天绍兴有大禹陵,作为一处著名旅游景点。当然就有朋友不理解了,大禹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他的陵墓为何在江南绍兴呢?我们要看史料。关于大禹在绍兴的说法,一般引用的是《史记》的说法,《史记》中太史公说大禹东巡死在会稽,又说会稽山在越国,司马迁自己也去会稽山探访过禹穴,那么会稽山在绍兴当然是没问题了。但是如果我们看早期史料,会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墨子·节用》:“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这应该是大禹葬在会稽最早的出处,大禹去的是东夷,《史记》说大禹东巡其实也一致,方位都是东而不是南!江浙一带对于中原人来说当然是南方,比如“泰伯南奔”的说法;而大禹时期的东夷当然也是在河南东部、山东一带。有趣的是,《史记·封禅书》说“禹封泰山禅会稽”,封禅的山一般都在一起,比如“封泰山禅梁父”,所以会稽应该也在泰山附近,属于山东地区。

这样问题就很清楚了,战国时期《墨子》提到大禹葬在会稽应该是山东会稽;但是随着秦汉国家统一,会稽山又被搬到南方去了。至于这两个地方为什么同名,应该是和族群迁徙有关。先秦史学家董楚平先生即认为越族来源于山东一带。


林屋公子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我觉得大禹的死亡隐隐约约有个特别大的阴谋。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为大家讲四个故事,四个与大禹有关的神话传说。

第一个是女娇和大禹的故事。

半生劳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治水辛苦又劳累还可能随时丧命,姑娘们都不愿意嫁给他,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到老婆的大龄男青年大禹在路过涂山的时候,娶了涂山美丽的九尾狐女娇姑娘。

大禹这个大龄男青年不知道是不是个工作狂,结婚以后也是经常沉迷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更方便快捷,大禹真是把时间利用到了极致。

为了空出回家吃饭的时间大禹和女娇商量,以三鼓为号,鼓敲到三声的时候就送饭上山。女娇真是一个贤妻良母,大禹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只是没想到大禹是一个极其粗心的家伙,在化身为黄熊治理河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将三块石头砸到鼓上面,女娇听闻鼓声之后赶紧上山送饭,却看到一个大黄熊在丈夫工作的地方,于是立马就吓得石化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这个神话故事里面大鱼的真身是一个黄熊。

在鲧窃息壤那个神话故事里面,大禹是从一头死了三年的黄龙身体里面生出来的,根据基因遗传定律大禹的真身应该是一条龙的,可是他还在他成年之后治水的时候明确记载他是变身为一头黄熊。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防风氏的故事,也是山海经里面所说的贯匈国的祖先。

传说,但与在治理洪水的时候有一次在会稽山召集天下诸神商议治水大册,防风氏不知因何缘故姗姗来迟。这可能是大禹刚当上帝王的那一段时期吧,为了树立帝王的威信和惩罚不太听话的防风氏大禹一怒之下就令人杀了防风氏。

后来防风氏有两个后代在大禹寻游九州的时候,想要杀大禹为祖先报仇,却没想到被大禹身边两条护身的龙给绞杀了,因为这两个防风氏的后裔是被箭矢穿胸疼而死所以他们的胸膛上就有一个洞。

后来大禹不知因何缘故令人复活了被他杀的两个防风氏后裔。

可是因为这个两个人死的时候是被箭穿胸而死复活后身上就留下了两个无法还圆的大洞,而且这两个人还繁衍出来后代,他们的后代组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叫贯胸国。

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准确的得出大禹其实他是拥有起死回生能力的。

我有一段时间专门研究过山海经里面所有其死回生的案例,这些案列里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所有起死回生的人生物好像就从一种生物变成了另一种生活比如说黄帝颛顼猰貐无一例外。

从龙变成一只熊,大禹身上似乎隐藏了特别多的故事。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大禹死亡的缘由。

传说,大禹在平定九州之后建造了九鼎,九鼎鼎立四方,当上帝王的大禹,可以说他的人生确实已经到达了巅峰,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大于不仅建造了九鼎,还开启了全国旅行模式在,遗憾的时候他在旅行的最后死在了会稽山?

把这四个故事连起来仔细想一下龙变熊、会稽山、起死回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大禹之死没有那么简单?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山海经解密小七


良渚文明始于5300年前,以杭州良渚为核心,北部到达江苏和山东的交界,5000年前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全流域治理能力。4300年前,也就是传说中的尧的时代,海平面上升,考古中有疑似拦海大坝,但古人毕竟抵挡不住长时间的海水上升,海拔太低的良渚人向全国迁移,东线到达山东,考古证明四千年前,山东出现水稻。中线经过安徽北上,抵达陕西山西等地,4300年前才兴起的石卯遗址中就有典型的良渚玉器,而许多专家认为石卯遗址和黄帝部族相关。西线良渚人到达四川贵州等地。而舜的传说主要在长三角山东和山西三地,而长三角和舜相关的地名传说全国最多最集中,所以个人认为舜带领着部分良渚人北上山东山西一带。良渚就是虞国,北上的舜的族人在北方建立了虞国。但他们的祖地是南方,所以常常南巡,禹也是良渚人的一支,他们是中线北上,和安徽的涂山氏联盟,但禹也会常常南巡,后来禹就南巡的时候死在了绍兴。然后海水持续上升,整个良渚被彻底毁灭,人们也渐渐淡忘了这一文明,同时毁灭的还有印度河口的哈拉帕文明和苏美尔文明,他们都建立在大河入海口,都在北纬三十度。


林3958885


#了不起的城市#





大禹与绍兴的紧密关系   

大禹与绍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第一,大禹重要活动地在绍兴。从史书 大禹陵上记载来看,大禹有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是大禹的一项天才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在后世叫做“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会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传为禹治水毕功后所弃馒头所变,当地百姓呼作“石馒头”。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第二,绍兴有众多的大禹遗迹。绍兴的“大禹陵”,早在1996年就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5年,江泽民主席来此谒陵,回京后专门为新建成不久的大禹陵牌坊题“大禹陵”三字。大禹陵景区内许多历史遗迹、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庙、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题刻,不仅是历史见证,更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此外,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履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名曰“夏履桥”;又比如,当前绍兴市湖塘镇的刑塘,相传为大禹斩杀防风氏处。   第三,大禹姒姓后裔主要在绍兴。现在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国姒姓后裔不过几千人。


我新悦所以你心悦


“中原中心论”是自周朝才出现的,但是既然武王在伐纣后就说得出“宅兹中国,自之牧民”,那就说明中原(确切地讲是古河南,即冀州;再确切地讲就是洛阳)的概念应该是早已有之。因此,周人才会搞出“华夷之辨”——“天子位中国而抚四夷”。

明确在地理上确定了中原的国家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因此才有了《尚书·禹贡》中大禹分九州的中国最初的地形图,这个划分了,是符合我们今天已知的中国版图的分野的。同时,在《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述也跟《禹贡》一致。

那么,也就是说“九州”与“中原”这个理念应该不是无中生有,至少在那之前肯定有个大概的认识和划分。但是,让人纳闷的是,史书中的第二个朝代殷商,却似乎没有中原的概念,甲骨文里没有”中原“的相关描述,殷商王朝的领土也比较有限。但是,目前我们在考古发掘上唯一发现的文明(国家形态,青铜器,文字)只有殷商,在殷之前的,不符合”文明”的标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文字,也就是殷前文字的发现。第二个原因是青铜器,虽然目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陶寺遗址陆续发现有少量黄铜、红铜的金属器皿。但是这还不足以构成“文明”的条件(需要发现一定的数量以及能够自主产生青铜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殷商才是第一个文明,而且它的版图顶多像《禹贡》里所说的版图的1/2大,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大禹却至少比殷商要早1000年。

那么,怎么可能会在殷商之前还拥有一个更大的“文明”了?

其实,这正是因为“西方标准”作的怪。以下列遗址为例,只要不是非得用青铜器与文字,那么下面的遗址之“文化”“程度,甚至都可以说超过了殷商的“文明”:

距今5300-4300年前的浙江良渚遗址,它的都城就有290万平米!而“王畿”所辐射的范围据专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可能超过800万平方米。

按照当时的生产能力来估算,建设这么大的范围即便是100万人不眠不体地干 ,最少都得一两百年——显然,良渚古城的那个年代,不可能拥有这么大的动员力,即便有,也不可能可以让100万人的祖宗与子孙五代,跟着一起干一两百年,直到把都城和“王畿”修好。

毫无疑问,虽然我们不知道名字,也说不出个具体的形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良渚古城是一个存在时间极其久远的古王国,因为那么大的范围必然最少是五六百年、甚至还更长久的国家才有能力发展起来的,一是需要有强制性的权力,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二是这个强制性权力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强盛期,因为,要是没有持续的强盛,你怎么可能一直建设到800多万平方米?

良渚遗址,按规模来说大概是现在世界上发掘的最大的古王国之中心,超过了后世拥有青铜文化的二里头与殷墟。

良渚的”奇迹“首先告诉我们一件事:

1、”中原中心论“显然是错的,现在,应该采用考古学家所不断强调的‘遍地开花”论。也就是中国大陆这块土地上,其文化与文明的进程是几乎同步进行的,只有各自的文明程度高度不同而已,但不存在一个曾经一统天下如《禹贡》所描述的那样疆域辽阔的政权。

2、而目前所发现的大型遗址中,有6000年上下的良渚遗址、也有5500年前的西安杨宫寨遗址、还有4300年前,规模仅次于良渚的石峁遗址,接下来是4000年前的陶寺遗址,再有就是3900年前的东赵遗址、二里头遗址、日照两城遗址等,都基本上符合“大一统”前的国家都城规模。

3、也就是说,中国大地上的国家史,应该是很早就开始的,但是大一统却应该是在周朝才开始——题外话:《周礼》起到了定鼎乾坤的作用!!周朝的文化统一比殷商的武力统一有效多了!

那么,既然在之前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那周人作为小邦,他是怎么做到,在一打败中央大国后,就提出了“九州”的概念的?

答案还是我开头那句,就是说:在武王伐纣前,“九州”的概念已经慢慢在形成,同时也说明:夏、殷的建立和开疆拓土,可能包括在他们之前的尧、舜等,随着这些“帝权”国家的出现,互相攻伐也好、互相交流也好。

总而言之,中国大陆的广义疆域,应该已经进入了国家联盟的形式——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说的”禅让“吧,或许所谓的”禅让“就是”阿爷发红包,人人有份”的真相。

如果是这样,那大禹为什么出现在浙江就好解释了。

决定他前往会稽大会诸侯的,正是良渚这个国家。

这个国家,极有可能就是:虞朝——”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韩非子,显学》。

按照韩非子的记载,大禹及他儿子所创立的夏朝,曾经与一个叫“虞朝"的国家一起”活“了2000余岁,也就是说,虞朝在夏之前。

而我们也知道《史记》记载的夏朝世系表,根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测算,夏朝大概存在了400多年,也就是说,这个虞朝竟然存在了1600年左右!!!

上面我说过,良渚遗址至少会存在五六百年的强盛期和扩张期,强盛期就这么久,那么发迹期一定会比强盛期更久,而强盛期能达到五六百年,那么也可推测衰落期至少有一两百年。

如此,粗略算下来,基本上符合《韩非子.显学》的记载,从时间线条来,只有虞朝符合——就是如此得巧,良渚竟然发现了世上现存最早、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禹穴记》称:禹的墓地“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会稽,得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

当然了,大洪水的遗址不止在长江流域有发现,目前发现最大的洪水遗址在青海喇家,除此以外,河南也有。但是,巧就巧在良渚的时间点的确对上了史书中记载的虞朝,既然虞夏一体,那大禹当然也经历过了虞朝。那么他和绍兴的关系就理清了——太史公说:“帝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汉书还记载太史公特意去会稽山查控大禹穴以怀古,北魏的丽道元也去过。这就说明大禹与浙江的关系,至少在古代是妇孺皆知的。

还有更巧的:虞这个字!

虞这个字就是来自吴字,先秦时期,两个字还可以通用。

还有更巧的。。。。

《史记》:“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河”——丹朱为“尧”之子。而“河”是黄河在唐宋前的专属名称。因此,这个南“河”之“南”不管是哪,只能是黄河下游!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尧舜禹时期,良渚这个国家依然非常重要,舜既然选择了长江流域的某个地方”辟让“(承让帝位)给丹朱,无疑,长江流域有一个政治中心。

说到这里,是时候说出我的大胆猜想——我也只能猜想,你信不信,我管不了,因为我是按合理的逻辑来推论的,不是取于史书记载:

在距今约4000-6000年前,其实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早就实现了国家联盟的形式。黄帝、炎帝都是黄河流域的领袖,而蚩尤则是长江流域的领袖,在蚩尤被炎黄打败后,由于长江流域的基本盘仍在,所以炎黄未能统一南北,于是和南边结成了国家联盟,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西部的大禹也加入了进来——这样的话,大禹生在四川就好解释了。
因为大禹治理黄河有功,所以四大联盟推举他为四国领袖,而刚刚好这时,南部又逐渐强大——无论如何你也否认不了良渚遗址几百年的存在呀!既然如此,那当然要到南方去巡视。正如大舜也要去湖南、广西、广东一样——不巧的是,大禹突然病重,因此而死,于是就顺势葬在绍兴了。

大概就是这样,其实还是缺乏论据的,不过,总好过无端端的把大禹弄成浙江人吧,是不是?


無風即風


#了不起的城市#根据传说,大禹曾经到达过绍兴地区活动。实际上,大禹传说中,他在治水之后最重要的一个记载,就是他在会稽山(原名据传说为茅山)大会天下诸侯,并杀掉了来迟不恭的防风氏,确立了他天下之主的地位。会稽这个绍兴几千年的古称就是为了纪念此事而来的。传说又称禹就崩于会稽,所以陵就修在了当地。

当然,历来就有人怀疑禹时的会稽并非后来越地的会稽,太史公在《史记·夏本纪》就表示:“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咸鱼漫杂谈


因为大禹死在了会稽。

早在帝尧时代,禹便开始治水,当时他官位司空,“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治水之后,“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这十二州,是十年前建立的,“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当时还是治水时期,而史记则称禹开九州,“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为了治水,禹走遍了天下山河川泽。

在帝舜末年,帝舜立禹为储君,“帝舜荐禹於天,为嗣。”为储君十七年后,帝舜驾崩,为帝舜服丧三年,禹辞去帝位,将帝位让给帝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去了阳城。但是,天下诸侯都到阳城朝贺禹而不去拜见商均,禹看到了自己的威望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商均,所以就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建立了大夏。

夏朝开国后,禹便立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让他辅佐执政,可惜皋陶不久就去世了,于是禹便将英、六封给皋陶后人,秦末的英布就是皋陶的后人。同时,禹又“举益,任之政。”也就是说,这时候禹再次确立了自己的后继人,这位后继者益同样是大禹治水的帮手,他在治水过程中教授百姓种稻子,“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有了益辅政,禹便开始巡行天下,“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也就是在这一年,“秋八月,帝陟于会稽。”

史记则记载,禹在东方巡狩时,“至于会稽而崩”,在东方会稽这个地方驾崩。

会稽也就是现在的绍兴,正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所以禹死在会稽,便葬在了当地。


鱼儿读书会摆尾


#了不起的城市#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中,可谓妇孺皆知,因而各地留存的遗迹很多。其中谈到禹的墓地,仅浙江绍兴会稽山一处。据《史记·夏本纪》载:“帝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而后人所作《禹穴记》却称:禹的墓地“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会稽,得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禹陵背依会稽山,面对亭山,坐东朝西,前临禹池。池岸建有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旧有陵殿,今已毁,现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书“大禹陵”碑。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禹陵、禹庙自宋以来设有守陵吏,明以来禁陵庙周围五百步内砍伐。现所见殿宇均为明、清以来建筑,大殿为民国廿四年(1935)重建。

禹陵右侧有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历代屡毁屡建。禹庙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三进,顺山势逐步而建,正殿高24米,内有大禹立像。午门前有岣嵝亭,内置岣嵝碑,碑文原刻在湖南衡山县云密峰上,传为夏禹治水时所立,凡77字,非篆非蝌蚪文,难能考释,早佚。明嘉靖二十年(1541),张明道按拓本重摹于此,衡山原称岣嵝山,故此碑亦称岣嵝碑。实出于后人伪造。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萊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於允常。”正义引《輿地志》云:“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春秋贬为子。” 从禹到勾践一共经历多少时间?禹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延续了471年,商朝延续了600多年 ,西周建立于前1046年,到周敬王时已历500多年,也就是说,从禹到勾践已过去了近1600年。这中间越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史记》缺载,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徐天祜注:“少康元年壬午至周敬王元年壬午,凡一千五百六十一年。”如此长的历史空白之后,禹的墓却从中原跑到浙江,谁能说这是信史呢?陈桥驿说:有些人穿凿文字,从传说中研究禹,连当时越地是陆地,还是海洋都没弄明白,“讵不知‘禹敷土,随山砍木,奠高山大川’的时候,宁绍平原还是卷转虫海进时代的一片海水”(《多学科研究吴越文化》)。

《越王无余外传》还记载一名越巫求为越君并成功的故事:“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其语曰‘禽鸟呼’ ,‘嚥喋嚥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无壬。壬生无曎,曎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曎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常立,当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这个被称为无壬的巫师,就因为学了几声“禽鸟呼”,就成了越君。看来关于鸟是越祝之祖的说法是可信的,而禹的墓从中原跑到浙江,就是这个叫无壬的巫师所为。

在今苏州城南、太湖东岸,有一个海拔80米高的小山,今称胥山,古称姑馀山或姑苏山。《吴郡图经续记》云:“姑苏山,在吴县西三十五里,连横山(今七子山)之北,或曰姑胥,或曰姑馀,其实一也。”此山产石英砂。现在来看,这座低矮小丘实在算不了什么,但从历史纪载来看,这座山不是平常的山,是吴国的象征,是吴国的发祥地之一。姑馀是本称,后因其上建有姑苏台,始改称姑苏山。

山东半岛的昆嵛山原也称“姑余”。《齐乘》:“大昆嵛山,州东南四十里,嵎夷岸海名山也。秀拔为群山之冠。《仙经》云:‘姑余山,麻姑于此修道上升,余此犹存,因名姑余。后世以姑余、昆嵛声相类而讹为昆嵛。”又《牟平县志》:“昆嵛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根余。崔鸿《十六国春秋》言:‘晋永嘉中,曹嶷据青州,石勒遣石虎来攻,嶷欲徙海中,保根余山。’即此。山横亘牟平、文登二县界,南北约百里,东西约八九十里,为海上诸山之祖。《齐乘》云:‘南岱东沂之外。沂之蒙山,密之九仙,即墨之大小劳,宁海之姑余,般阳之长白,皆三齐之高大名山也,余不得并列。’金朝大夫国偁记曰:‘昆嵛,麻姑洞天也,诸山绵亘相属,秀异峭拔,为东方冠。’”《牟平县志》中《麻姑传》引《山东通志》云:“麻姑,王方平之妹,汉桓帝时,修道于牟平之姑余山,今姑余山一名昆嵛,仙迹俱存。”以上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姑馀-昆嵛-根余为同一来源的音译词,不可用汉语解释。

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神仙传》中之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不死者,故后世多以之象征长寿,至迟在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以为人祝寿之礼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登州府志》所记麻姑,为“后赵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飞升,政和中封真人。”,以上麻姑由姑余山附会而来。此后,一些地方又出现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庙。唐颜真卿《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云:“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谓江西宁国府东有麻姑山,“麻姑尝修道于此,丹灶尚存。又尝居建昌,山故亦号麻姑。”宋洪迈《夷坚丙志》称:“(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里,有麻姑洞,相传云亦麻姑修真处也。”《异苑》载:“秦时丹阳县湖侧有梅(一作麻)姑庙。姑生时有道术,能著履行水上。后负道法,婿怒杀之,投尸于水,乃随流波漂至今庙处铃(岭)下。”大都亦为托名麻姑而来。由一个夷语词头“姑”字,衍发出这么多神话传说,可见语言以讹传讹的魅力。

馀,古越语“盐”的意思。《越绝书》卷8:“越人谓盐曰馀。”从“余”得音的字如涂、途、酴、荼、凃、峹、稌等,古音皆为dB,故“馀”的上古音亦为dB。试比较:布依语t?u¹(盐)、水语dwa¹(盐)、傣语tsim²(咸)、莫家语?wa¹(盐)。郭锡良说,殷商时代余母(喻四)本属定母,周秦时代才从定母中分化出来(《殷商时代音系初探》,载《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苏鲁交界的赣榆也与当地产盐有关。赣榆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海经·海外东经》“肝榆之尸”恐为它的最早记录。在赣榆这片土地上 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古文化和文化遗存。境内有春秋、秦汉时期的古城—土城、古城、盐仓城遗址。虞夏时地属东夷;殷商时地属人(夷)方;西周、春秋时为莒国、祝其国、郯国境域;战国时,先后归越、楚、齐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赣榆县依山傍海,历来有“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之誉。海岸线长,盛产鱼、虾、蟹、贝、藻等各种海产品,有盐田8万亩,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左右。赣榆治于盐仓,则是榆=盐的最好注脚,只不过一为夷语,一为汉语而已。至于苏州之姑余山,则与当地产石英砂有关。石英砂在古人看来,太象盐了,故有此称。

浙江地名余杭、余姚、余暨等,皆与当地产盐有关。

《越绝书》说“越人谓盐曰余”,这个汉字“余”,应该是译音。作为山名,“余”又作“涂”,古文作“嵞”。《说文》:“嵞,会稽山也。一曰九江当涂也。”地当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不可能是浙江绍兴。《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高诱注:“涂山在九江,今当涂也。”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涂山在寿春县东北。” 史为乐指出:“安徽当涂,本汉代县名,原属九江郡。故城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其北即涂山。…东晋成帝时,以江北当涂流民纷纷渡江南下,乃于于湖县境(今安徽南陵县北)侨置当涂县。隋徙于姑熟,即今当涂县治”(《谈谈我国县名的命名》)。

《涂山之歌》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兮猗”是语气词,在楚辞中作“些”,沈括《梦溪笔谈》:“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涂山氏可能是一个多情的越族姑娘,这个越族姑娘住在今皖北地区(春秋战国时属楚国)。

《史记·夏本纪》索隐引《世本》:“涂山氏名女娲。”据此,涂山氏也是越族的高禖神。再由《左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推断,当时涂山地区已有纺织业。《世本》:“伯余制衣裳。”《淮南子·氾论训》也说:“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假如说,皮制衣裳是上古服装的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麻制衣服则是第二阶段。伯余初作衣裳时,把麻漂白,搓成细索,编织起来,作出的衣裳,好像网罗一样。在良渚文化中,就曾发现平纹细麻布。所以,伯余应该就是古越族的一个首领,是他们首先发明了衣服。

2007-2009年考古学家在位于蚌埠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村发现规模很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大量具有不少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特征的文物,遗址年代为距今4300-4000年。从目前发现结果看,禹会村遗址可定性为大型祭祀性遗址,其鼎盛期正是大禹时代且与大禹治水、会诸侯等活动密切相关。《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引《帝王世纪》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当指此。该遗址在国内惟此一例,殊为重要,将是揭秘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还原大禹及夏王朝前期社会历史面貌的一把钥匙。

目前学术界对徐王国的去向,徐偃王生死如何、逃往何处,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没有公认的说法。据一些地方志,如《郡国志》、《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等记载,徐偃王不是败退彭城东山,而是南逃苏南、浙江。今江苏丹阳古有徐偃王庙。在丹阳北门外七里的运河边,俗名七里庙。此庙有四进,门口有根大旗杆,内有戏台。传说唐僖宗末年,有个老人背着他的像,到处宣扬他的仁义功德,走到丹阳城北七里的河湾处,老人疲惫不堪,就坐下来休息。过了一会,站起来继续赶路,但用尽力气,这张像再也背不动了,这老人只能将这张像放下,并暂时供奉香火。后来,到宋天圣中,在这里造徐偃王庙。至宋徽宗崇宁间,又重加扩建,使庙宇更加壮观。咸丰十年,毁于战火,后又在旧址重建。徐偃王庙在50年代拓宽京杭运河时拆毁。浙江龙游有一座纪念徐偃王的庙宇,当地有许多人姓徐,皆以偃王为祖宗,揭示古代夷族和越族可能有某种关系。唐代作家韩愈曾撰《衢州徐偃王庙碑》碑文,记载公元814年一位徐姓官员修复此庙的事迹。碑文说当地有许多人姓徐,皆以偃王为祖宗,当地有一传说,说偃王失败后南逃至越。“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砚于会稽水中。”此外,浙江嘉兴有徐偃王庙及墓;鄞县、翁洲(舟山)有徐偃王宅;象山、湖州有徐偃王墓;黄岩有徐偃王城、偃王庙、徐偃王墓。 南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称:“徐偃王故城在黄岩县东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级。城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偃王庙、碑、墓。” 按照记载的方位,徐偃王故城即现在温岭市大溪镇唐岭。 外城断续明显可见。上层地面城墙为秦至于西汉早期的建筑物,地面以下的城基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所筑。在遗址邻近的楼旗村出土的西周青铜蟠龙大盘,其铸造工艺、器形特征、纹饰风格和时代,均与淮河流域出土的徐器基本相似,极有可能是徐人从其故土带到台州的。根据种种史料记载,当时必有一支具有高度文明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外族迁入,而且极有可能就是徐偃王的后裔。为什么要把王城建到黄岩来呢?当时强大的越国占据着杭嘉湖、宁绍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而台州还是一片土著,并且沿海岛屿与海岸线犬牙交错的地理环境与他们原来在洪泽湖边上的泗洪非常相近。而把城建在山上就不怕水攻了。流亡的徐国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大大推进了台州的历史进程。徐国人高度的文明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打破了台州地区原本蛮荒的格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以后的东瓯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人的族源与徐接近,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吴国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据说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君殷勤招待季札。徐君看见季札身上的佩剑,十分爱慕,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君已死,季札到徐君墓前扫墓后,就把剑挂在墓前树上。人问其故。季札说:“我知道徐君爱慕我的剑,我因出使上国,没有能够给他,但是我已心许之”。西周末年,徐国衰落。周敬王八年(前512),吴伐徐,吴王阖庐筑防壅水灌徐。就在这一年,徐灭亡了。《左传·昭公三十年》记“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子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

徐国灭亡后,是否有一部分徐人流落江南,史无明文,但大量徐国青铜器在江南出土确实引人注目。江西迄今总共出土了15件徐器,是出土徐国铜器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高安市区西面45里清泉市山坡中,就曾出土了12件铜器,其中就有铭文为“徐王义楚鍴”的铜鍴。1979年,江西靖安县李家村发现青铜器窖藏一处,其中有徐器三件,其一为徐王义楚鉴。徐都自称为王,与楚相同。2006年冬天,在靖安县斋饭岗发现一座春秋中晚期的墓葬,被认为与徐国有关。墓穴中密密麻麻地摆放着47具棺木,有22具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遗骸,能鉴别出性别的7具人骨遗骸均属女性,年龄在15岁到25岁之间。她们衣服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图案。1982年,在浙江绍兴狮子山春秋古号墓内,出有汤鼎、炉等徐国铭文铜器。从汤鼎铭文来看,似乎是徐国的一个官员在绍兴就地自制的。1986年,在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中,出土有徐器尸祭缶及舒器鼎和编钟等,郭沫若据此推断徐人是被周人逼迫而迁来江南的,并指出:“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犹徐土者,亦未可知也”(《西周金文辞大系》)。当然,对照现今的考古资料,将江浙视为“徐土”确是有失偏颇,但在局部地区有南下徐人的活动也不是不可能的。

涂山氏就是后来的徐人,商周时代,随着古越族的南迁,会稽山名和禹庙一起被搬到绍兴,安徽怀远的会稽山和禹庙反而被遗忘,连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搞不清会稽山原址在哪。李世源说:“若从绍兴的会稽山又叫涂山,现山上还有大禹陵、禹王庙供人参观游览,无疑是用禹在涂山娶涂女的故事附会而成的。涂山全国有多处,前人已考证‘塗’、‘涂’通‘徐’。涂山亦为徐人祭祀之神山。按理涂山应在今安徽淮水之滨,靠近徐王国才是。在浙江境内出现了涂山,再和绍兴出土的徐器联系起来看,徐人在该地应是久居的住户了”(《古徐国小史》)。

作者简介:唐善纯(1944-),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出版过《中国的神秘文化》、《华夏探秘》等学术专著,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古代中国》之一部分。遗憾的是,网络页面在显示国际音标时,会出现乱码。这个问题将待此书正式出版时解决。


Adventurer很酷


#了不起的城市#大禹有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是大禹的一项天才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在后世叫做“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会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为疏,


金秋很努力


相信大家历史的记忆中早期人类活动的记载基本集中在黄河流域。这一点是可以推断原因的,长江下游流域降雨量大地势平,在河堤修筑完成前,这个区域大部分估计都是季节性沼泽,就算有人类活动也是区域性的。加上交通水平限制,长江以南地区人类活动一直到吴越才有大范围记载。

基于河流限制水平,交通水平的判断,我认为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代的炎帝大禹应该都是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人,而不是长江流域或以南的人。

那么大禹陵为什么在绍兴?去过大禹陵就可以回答了。在大禹陵外有一批碑刻,粗粗看过去最早是康熙时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早于康熙的我没看到,晚于康熙的很多。不仅如此,这些石碑的级别也很高,几乎全是与中央政府或皇帝相关的。再联想一下当时的政治环境,顺治年间满清大范围南征,发生了不少战争惨案,雍正前后文字狱大行其道。

江浙一带盛产粮食,是立国重地。江浙的安定直接影响全国的安定,几十年前的征战屠杀让江浙人心不稳。稳定人心是中央政府的重中之重,相信中央想尽办法。恰好绍兴有座山叫会稽山和大禹活动地区的地名重合,于是他们就在这里修建起大禹陵来安抚人心。事过百年说不清,更不要说数千年前的事了。把远古圣贤的墓地安在浙江,时不时再大肆祭奠,这样一来要买人心的目标就达到了。

于是原来不知道在哪里活动的大禹的陵墓就在绍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