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声名鹊起世青赛

2001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除了进军世界杯的狂喜,

还有世青赛上中国青年队出人意料的精细、激情和美好。

这届队员里,有杜威,有孙吉孙祥,有徐亮,有高明,王新欣,有隋勇……

但最闪耀的就是号称“追风少年”的曲波,当时的球迷觉得,我们快有一个自己的巨星了。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事实上,那届比赛国青队从战绩上看也只是一般,

小组赛一胜一平一负,出线后遇到了东道主阿根廷,最后1:2被淘汰,

但在场面和比赛内容上,国青队很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严密的战术纪律,流畅的小队配合,以及充满自信的技术使用,让球迷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队,这是梦想中的中国队啊!

特别是对阿根廷的淘汰赛,打得精彩四溢,让国人第一次为一场失败感到欣慰的惋惜;而当时阿根廷的队长科洛奇尼赢得比赛后竟激动的泪流满面——那是那届冠军阿根廷最艰苦的一场比赛。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而中国队4场比赛的全部两粒进球,都是由曲波攻进的——右路快速插上,一脚解决战斗——特别是对阿根廷的进球,充分说明的什么叫风一般的少年。

因为球队的比赛很有内容,而曲波又很有特色,所以他成为了某家外国媒体评选的八大希望之星之一,和萨维奥拉、范德法特、梅克斯、阿德里亚诺等人齐肩。

天才,也许只是一种特长罢了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由于在世青赛上的表现,回国后的曲波被米卢征调国家队,参加了十强赛和02年的世界杯,

到此时,曲波几乎就是人生赢家,21岁的时候已经站在了中国足球的顶端,未来一定不可限量——如果年纪是官方1981年,而不是网传1978年的话。

上篇关于李华筠的文章里,足球司机韩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中国足球由于基数很小,出现真正天才的概率就更小,偶尔出现的几个还多是年龄造假,根本算不得天才。

而且,我们认为的所谓天才,在技术层面还多属于偏科的那种,说好听了叫很有特色,说不好听了叫技术很单一,譬如李华筠,譬如曲波,都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快,而且是无球的绝对速度快。

至于其他的,很是泯然众人。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我们以曲波为例——

曲波的百米速度号称可以达到11秒2,这在世界足坛范围内都算是快马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亨利、吉格斯的速度水准了;

但是作为右前卫或前锋,曲波的拿球、盘带和传球能力就相对普通的多了,除了日常比赛的感官之外,还有有几个事实可作为佐证——

1- 在曲波成名之前的青岛2队里,他的定位是骚扰性前锋。在那支队伍里,中场核心是高明,在隋勇是主攻点,曲波和白毅是作为骚扰和辅助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反击那一下;

2- 在01年世青赛上,沈祥福用的是三后腰的3-6-1阵型,曲波一般是右前卫,但是基本上都是在中锋于涛回撤接球后突然前插;而在对阿根廷那一场,沈祥福的思路是上半场稳固防守,下半场伺机偷袭,曲波上半场攒体力,下半场替补于涛利用反击打进一球。在沈祥福的战术里,曲波的作用也是反击那一下,而世青赛那两个球确实是这么进的。

3- 在02年世界杯第一场对哥斯达黎加,孙继海首发作为右前卫被杀伤,替补上场的就是曲波,而之后中国队全线被动,本来占据优势的右路再无任何威胁,而难以控球,防守也非长项的他几乎隐身,而米卢因为这个举措还被狠狠质疑了一把,但随后其他比赛中也证明这种质疑有道理。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通过这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曲波的作用很是单一,综合能力也难达到当时孙继海的60%,而我在以前的文章也分析过,孙继海在巅峰期也应该只是英超偶尔闪光的蓝领,大致就是英超中游球队的常备主力;那么,如果此时的曲波真实年龄已经是24岁的话,那真的算不得是传说中的天才和希望之星,我们也不用那么遗憾了。

从“追风少年”曲波说起,所谓的天才是不是只是我们的自嗨?


而世界杯之后曲波去热刺试训的情况,也说明了此时的曲波实际上也仅仅是能够到英超的边——

1- 当时热刺唯一的右前卫安德顿是英格兰前国脚,热刺为了得到心仪的罗比基恩,必须把他卖掉换钱,这样右前卫几乎就没有人了,而热刺也没有什么资金去买知名球员,只能去寻找一些低价球员作为候补;

2- 当时热刺试训了不少人,据当时《体坛周报》颜强的跟踪报道称,当时18岁的比利时人布伦德尔在和曲波竞争,且技术能力和意识远超于曲波;

随后,因为劳工证,曲波没有去成热刺,后来曲波还尝试过荷兰,也都最终没有成行。

这之后,曲波就重复上了中国球员走过的道路,慢慢的成为了中国足球圈的老将和名将,最终定格在这个高度。

我们期望天才,但往往只是幻想和自嗨

从曲波这个例子上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球迷对于天才无比的渴望,

所有的热情遇到一点火星,都会绽放出极其绚丽的希望,然后慢慢变成失望,周而复始。

这何尝不是一种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到甚至奢望不去耕种,明天地上就长出沉甸甸的庄稼,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不关心足球的基础建设,不关心青训,只空报着在某地找到120个C罗的幻想。

其实,越慢的事情越快,越快的事情反而越慢,甚至遥遥无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