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01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是指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即使离开体制,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比在体制内过得更好。

体制内的工作常被认为是温水煮青蛙,固定的晋升制度、稳定的工资收入、职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天花板”,使某些人放松了警惕,忘记了努力的重要性。

纵观体制之内,无非两种人,一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种居安思危,不断努力,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当然,最后离不离开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拥有了选择的权力。

02

那天家里地下的暖气管道坏了,邻居介绍了一个水电工,与他联系后半小时,听见敲门声,打开一看,原来是初中时的一名学长,因为成绩优异,曾是我学习的榜样。当年他考上了中专,那时候中专还包分配,他被分配到林业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工作。

在刺耳的电钻声中,他凿开地板,用手一点一点把管子附近的碎石子、水泥渣抠出来,暴露出管道,然后检查,发现并不是这段管道露水,在嗡嗡声中又凿开另一处检查。他的手上有老茧,有的手指有细小的裂口,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还缠了医用胶布,这是双劳动者的手。

闲聊中,我问他为什么干了这行。他说原以为安排了工作就端了铁饭碗,谁知道毕业十年后,单位不景气,开始裁员,因为没什么技术,第一批就被劝下岗,单位给买养老保险。回到社会,自己又不会什么,后来没办法,只好跟着自家的一个叔叔学水电安装以养家糊口。

我问他,现在还看书吗?他说,很少看,因为没时间,而且每次回家都很累了,没精力去看。看着他额头上浸出的汗珠和刺眼的几根白发,我不禁有些感叹。

后来,听说他跟别人去省城打工了,也不知道现在过得怎样了?

03

梅姐只比我大两岁,也是中专毕业的,刚开始只是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她总觉得自己起点太低,于是不停学习,大专,本科,一直读下去,毕业十年研究生毕业,拿到硕士学位。中间又考上了公务员,现在是单位的副局长。

这十年来,我知道她究竟付出了多少。特别是孩子小的那几年,单位上事情多,又要准备研究生考试与答辩,等哄孩子入睡后再学习或写材料,夜晚熬到一两点是常有的事。

现在学业事业有成,也未见她有丝毫松懈,见她的时候不是工作就是看书。付出总会有收获,能力就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得到提升。

一次,新来的局长召开全体会议,让每位分管领导发言,她的发言条分缕析,纲举目张,旁征博引,声音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悦耳,赢得热烈掌声,局长对她刮目相看,自此倍加倚重。

我相信她这样的人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都是人才,因为她肯努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颗向上的心。

04

工作以后,我也没有停止努力的脚步。

因为学的是医学,试用一年后以高分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又先后通过职称英语、计算机、中级专业技术考试,成为主治医师。

后来我报考了执业药师,在这场通过性考试中,60分是合格线,我以平均每门90分的成绩过关。

接看我又参加了司法鉴定师的考试,在这场20:1的淘汰赛中,我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岗前考试和转岗考试,成为同时报名的十几人中唯一过关的那一个,避免了这支队伍的全军覆没。

一路走来,有人称我是考霸,有人夸我聪明,只有自己知道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记得考执业药师时,儿子上幼儿园,我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学习,顾不上带他出去玩,就让他在电脑上看动画片,那段时间几乎夜夜如此,现在想来还觉得对不起他。

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开始的时候,没有老师教,就听网课加自学,啃着书本,做着习题,一点一点深入。

学《药物分析》时,因为太抽象,一直没有学明白,到最后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后来列了一个综合性的表格,对整本书的内容作了纵向对比,突然间豁然开朗。

每次快到考试的时候,躲开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早起晚睡,潜心学习,感觉像炼武人闭关修炼,不同的是,炼武人修得是武功,我修的是学识。每炼完一关,自己的知识积累就上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05

我对努力的过程有如下认识: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下定决心,赴一段一个人的旅程,一直向前,不回头;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旅程中纵有万干艰难险阻,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得到的收获沉淀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些努力的日子也成了照亮前路的明灯。

06

现在,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读书写作,让那些美好的文字焕发出炫丽的光彩。我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所以更要努力。

我的身边,有人七点半起匆匆上班,有人五点起锻炼身体;有人玩机刷屏,有人读书学习;有人半途而废,有人坚持到底。每个人选择不同,时间久了,积累自然不同,量变成为质变。

我自己大概就是只清晨忙碌的大公鸡,难以停下向前的脚步。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说到底,是为了拥有选择的权力。即使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是我们被选择,而是我们可以去选择。努力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下面是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对我们也同样有启迪意义,与大家共飨: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