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忌讳?农民怎么避免吃亏?

农村抛荒的土地日渐增多,随着土地确权的完成,未来几年农村的土地资源势必迎来一轮全面的整合。闲置的土地会逐渐集中到有能力的大户手里,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趋势。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发现,这几年各地在土地流转之后,也出现一些大户亏本之后“毁约弃耕”的现象,导致一部分农民由此对土地流转心生疑虑。

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忌讳?农民怎么避免吃亏?

事实上,土地流转之前,有很多注意事项是农民朋友必须注意的,特别是一些忌讳,一定要避免。只要把下面几个问题注意到,就能避免“毁约弃耕”或者其它纠纷的发生:

①忌流转前不了解承包方的经济实力

如果承包方或者承租方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就有“毁约弃耕”的风险。因此每一笔土地流转交易之前,仔细核实承包方的经济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农户来说,在自己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最好是通过专业的土地流转平台来帮助自己进行交易,这样流程、合同等方面都会更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忌讳?农民怎么避免吃亏?

②忌只订立口头协议

不签单合法的纸质合同,是土地流转中最大的忌讳。即便是熟人介绍,或者是同村的人,也必须签订合同。

③忌合同约定不明确

不要觉得签了合同就足够了,还要看合同签得怎么样,约定是否到位。比如说土地流转后补贴归谁、流转的土地是什么属性、承包期剩余多少年……这些细节都要约定清楚。

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忌讳?农民怎么避免吃亏?

④忌流转后改变土地用途

如果土地本身的属性的农用地,流转之后却建了厂房,这就涉嫌违法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签合同的时候,就要把土地属性写明,让对方没有空子可钻。

⑤忌不符合国家土地规划

土地流转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以免后续引起麻烦。

全国农村土地改革催生暴富新行业,点击“了解更多”,立刻开始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