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人们还在为李咏逝去的消息而发愣的时候,又一个重磅炸弹落下了:那个写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奇侠倚碧鸳”的金庸先生也去了。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李咏生前照片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金庸生前照片

仿佛雨后春笋一般的,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了这一事情,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哀悼,有的感叹,当然也有的说话比较刺耳,各种神奇的言论,张口就来:

“有这样的闲工夫,还不如关心一下失学的儿童。”

“大惊小怪,说得好像人家认识你似的。”

这样的场景让人似曾相识,几年前姚贝娜因为癌症去世,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便是充斥,除了上面这两条“万能模板”的套用外,还多了一条“戏子当道”的罪名。

在这些看客们看来。甭管一个人生前创作过多少艺术作品,做过多少慈善,帮助过多少人,只要她是个“戏子”,那么就该死得偷偷摸摸,死得不为人知,不该出来惹眼。“戏子”这个烙印一旦印在身上,踩上一万只脚,也是不为过的。

然而不祭奠“戏子”还不够,即使不是“戏子”也不行。当霍金去世,众人的朋友圈刷屏悼念的时候,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再次在下面上窜下跳了:

“说得好像你看过《时间简史》似的,装什么。”

我们没几个人看过《时间简史》,没几个人看得懂《时间简史》,但是照此逻辑推论,我们都是看过李咏节目,读过金庸小说的人。以此得出的结论,我们如今悼念李咏与金庸,真的是有十足的理由。

我们与其说是哀悼金庸、李咏,不如说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李咏在后台 一脸疲惫

犹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金庸,还是看97版《天龙八部》,当时电视正放着大结局,萧峰自戕,阿紫自毁双眼,抱着姐夫的尸身坠崖,当时年幼,也未曾看过前面的剧情,只觉得这一情节是何等得惊心动魄。又有着一种苍凉的美;也记得第一次看《幸运52》,看到了有着飘逸卷发的李咏、满屏幕商标竞猜的游戏、还有那抄也抄不完,写也写不完的百科知识题。

那时候的《天龙八部》,是当年全亚洲的收视冠军;那时候的《幸运52》,是与王小丫《开心词典》一样盛名的金牌栏目。

再后来,我们一边追逐着匆匆的时光,一边看《鹿鼎记》,看《倚天屠龙记》;做《你比小学生聪明吗》里死难死难的小学生题目、猜《非常6+1》哪一颗金蛋是藏着宝物;我们还对着萧峰阿朱叹惋,写下自作多情的文字;为陈小春的韦小宝而捧腹,又对他的桃花运羡慕不已;为陈妍希的造型是小龙女还是小笼包,争论得面红耳赤……一年过去,与父母、爷爷奶奶包饺子,看春晚,主持人里赫然又是那张有些亲切又有些厌烦的马脸。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李咏图片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 神雕侠侣

哀悼金庸、李咏,其实也是哀悼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九寨沟《神雕侠侣》探班,“小龙女”刘亦菲和“杨过”黄晓明。 dfic

我们以为这些不过都是近在咫尺,那些过往都不过是昨天的事情,可是新闻的头条仿佛一记响鼓,敲醒我们,昨天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我们如今,已经在失去。

就像桌子上曾经摆着的一个花瓶,突然咣当一声,砸了个稀烂。成了一堆碎片,再没了从前的样子,不能吃也不能用,草草地把他倒进时光的垃圾桶,可是看到空荡荡的桌子,我们会恍惚一下:我们曾经也是拥有着这样的美好的,为什么它们会失去?它们会离我们远去?

我们终究会接受与习惯这种失去。生命之短暂,其实也正是生命的美。我们感伤逝去的人之后,也将珍惜我们如今的所有,向未来继续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